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bào,(1) 传达,告知。【组词】: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例句】: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3) 回答。【组词】: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组词】:报应。
sī,(1)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组词】:私人。私有。私见。私仇。私情。私营。私欲。(2)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组词】:私自。私刑。私货。走私。私生子。(3) 暗地里。【组词】:私议。私奔。隐私。窃窃私语。
chóu qiú, ◎ 深切的怨恨。【组词】:仇敌。仇恨。仇视。疾恶如仇。同仇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1) 古同“逑”,匹配。(2) 姓。
1. 在公务活动中利用某种优势打击报复其认为有私人怨仇的人。
英[avenge a personal wrong in the name of public interests;]
⒈ 假借公事来报复私人仇恨。
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堪忧!昏君乱相,为别人公报私仇。”
亦作“公报私讎”。 清 李渔 《比目鱼·误禽》:“想是我家男子得罪了 谭官人,所以公报私讎,想出法来害他。”
⒈ 假借公事为名,图报一己的私仇。也作「公报私雠」。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恁般强横,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