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泽 [shǒu zé]
1. 先辈存迹。
例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礼记·玉藻》
英[handwriting or articles left byone's forefathers;]
手泽 引证解释
⒈ 犹手汗。后多用以称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等。
引《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
孔颖达 疏:“谓其书有父平生所持手之润泽存在焉,故不忍读也。”
晋 潘岳 《皇女诔》:“披览遗物,徘徊旧居,手泽未改,领腻如初。”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
明 李东阳 《先府君墓焚新刻手稿感而有述示兆蕃》诗:“残篇半零落,一一费探讨。嗟哉手泽存,字法有遗稿。”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我们如今看见的那些平田以及山上一鳞一鳞的梯田,哪一处不留着历代农民改造自然的手泽?”
国语词典
手泽 [shǒu zé]
⒈ 语出指先人所遗留下来的器物或手迹。
引《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耳。」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〇》:「偌多东西,多是我爹爹手泽,敢是被那人拐去的了?」
手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慈泽释义:⒈犹恩泽。南朝 梁 沉约《谢女出门宫赐绢绮烛启》:“慈泽曲临,珍华兼重。”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七一九年,安国 王上表称:‘从此年来,被 大食 贼每年侵扰,国土不宁,伏乞天恩慈泽,救臣苦难。’”⒉父亲的手泽。清 龚自珍 有《烬馀破簏中获书数十册皆慈泽也书其尾》诗。
- 2.
手口之泽释义:谓父母手汗、口液的润迹。 语出《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参见“手泽”、“口泽”。
- 3.
手泽之遗释义:手泽:为手汗所沾润。 指先人遗物。
- 4.
手泽尚存释义:手泽:为手汗所沾润。
- 5.
祖泽释义:⒈祖辈手泽。用指先人遗物。清 周棨《重刊<七修类稿>序》:“余家敝篋,悉先大父殿撰留貽,插架无多,皆霑祖泽。”⒉指祖先的恩泽。清 曾国藩《日记·省克》:“观近年忝丁之渐多,子弟之向学,或者祖泽尚厚,方兴未艾,且喜且惴惴也!”⒊地名。春秋 战国 时为 燕 地。《太平广记》卷一一九引 北齐 颜之推《还冤记·燕臣庄子仪》:“明年,简公 将祀於 祖泽。燕 之有 祖泽,犹 宋 之有 桑林,国之大祀也。”
- 6.
藏去释义:亦作“藏弆”。收藏。《汉书·游侠传·陈遵》:“性善书,与人尺牘,主皆藏去以为荣。”颜师古 注:“去亦藏也。”《新唐书·胶东王道彦传》:“神通 未食,不敢先,即有所分,辞以饱,乃藏弆以待。”清 王筠《菉友肊说》:“安知数百年后,人不以 賡堂 之物而寳贵藏弆之,以为此前贤之手泽乎?”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其所刻词不一,而先之以十家之词,皆藏弆善本。”
- 7.
虫蠹释义:⒈蛀虫。汉 焦赣《易林·大壮之既济》:“禾生虫蠧,还自剋贼,使我无得。”唐 刘长卿《同姜濬题裴式微馀干东斋》诗:“散秩看虫蠧,开门见雀罗。”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六月六》:“京师於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蠧。”⒉指蛀馀的文字。唐 刘禹锡《浙西李大夫示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怀铅辨虫蠧,染素学鵞毛。”⒊为虫蛀蚀。宋 陆游《曝旧画》诗:“百年手泽存无几,虫蠧尘侵秖涕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