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杀略 杀略的意思
shālüè

杀略

简体杀略
繁体殺略
拼音shā lüè
注音ㄕㄚ ㄌㄩ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ā,(1)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组词】: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 战斗,搏斗。【组词】:杀出重围。(3) 消减。【组词】:杀风景。(4) 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例句】:肥皂水杀了眼睛。(5) 收束。【组词】:杀价。杀尾。(6) 勒紧,扣紧。【组词】:杀车。(7)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组词】:笑杀人。恨杀。

lüè,(1) 大致,简单,不详细。【组词】:大略。简略。粗略。略微。略有所闻。略知一二。(2) 省去,简化。【组词】:省略。忽略。其余从略。(3) 简要的叙述。【组词】:史略。要略。事略。(4) 计谋。【组词】:方略。策略。战略。(5) 抢,掠夺。【组词】:侵略。攻城略地。

杀略的意思

杀略 [shā lüè]

1. 亦作“杀掠”。

3. 杀戮掳掠。

杀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杀掠”。杀戮掳掠。

《史记·匈奴列传》:“匈奴 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六月, 鲜卑 寇 代郡,杀掠民吏。”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魏 人遂寇 兗、青、冀 三州,至 清 东而还,杀掠甚众,北边骚动。”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明年西戎犯边,杀略吏士。”
《金史·斡者传》:“璘 走险, 璋 急击之,杀略殆尽。”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唐 军收复 洛阳,回纥 入城大肆杀掠。”


杀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令释义:⒈同“丁零”。《尚书大传》卷三:“北方之极,自 丁令 北至积雪之野,帝 顓頊 神玄冥司之。”《汉书·匈奴传上》:“其明年,丁令 比三岁入盗 匈奴,杀略人民数千,驱马畜去。”参见“丁零”、“丁灵”。⒉“丁令威”的省称。唐 李赤《灵墟山》诗:“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⒊指鹤。宋 李纲《雷庙读丁晋公所作碑》诗:“只应 寇老 曾迁此,作记何缘 丁令 来。”清 吴伟业《鲞鹤》诗:“丁令 归来寄素书,羽毛零落待何如。”参见“丁令威”。
    • 2.
      寇盗释义:⒈盗贼。《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金玉崇而寇盗至,名位高而忧责集。”清 倦圃野老《庚癸纪略》:“富户俱称无钱,虽存亡危急之秋,寧资寇盗。”瞿秋白《饿乡纪程》四:“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革命,只赚着一舆台奴婢匪徒寇盗的独裁制。”⒉侵扰劫掠。《史记·大宛列传》:“昆明 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輒杀略 汉 使,终莫得通。”《后汉书·班超传》:“往者 匈奴 独擅 西域,寇盗 河西,永平 之末,城门昼闭。”清 顾炎武《日知录·选补》:“
    • 3.
      抄击释义:包抄袭击。 《后汉书·鲜卑传》:“耿曄 遣 乌桓 亲 汉 都尉 戎朱廆 率众王侯 咄归 等,出塞抄击 鲜卑,大斩获而还。”《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九年》:“时后军犹数万人,高丽 随而抄击,最后羸弱数千人为所杀略。”
    • 4.
      杀略释义:亦作“杀掠”。杀戮掳掠。《史记·匈奴列传》:“匈奴 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晋 袁宏《后汉纪·质帝纪》:“六月,鲜卑 寇 代郡,杀掠民吏。”《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魏 人遂寇 兗、青、冀 三州,至 清 东而还,杀掠甚众,北边骚动。”宋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明年西戎犯边,杀略吏士。”《金史·斡者传》:“璘 走险,璋 急击之,杀略殆尽。”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唐 军收复 洛阳,回纥 入城大肆杀掠。”
    • 5.
      黑绶释义:⒈黑色绶带。《汉书·百官志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綬,成帝 绥和 元年长相皆黑綬。”《后汉书·滕抚传》:“阴陵 人 徐凤、马勉 等,復寇郡县,杀略吏人,凤 衣絳衣,带黑綬,称‘无上将军’。”明 陶宗仪《辍耕录·印章制度》:“建武 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綬及黄綬。”⒉古代小官之印常系黑色绶带,故用以指级别不高的官吏。《梁书·王僧孺传》:“久为尺板斗食之吏,以从皁衣黑綬之役。”唐 王贞白《送马明府归山》诗:“免遭黑綬束,不与白云疎。”

杀略(shal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杀略是什么意思 杀略读音 怎么读 杀略,拼音是shā lüè,杀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杀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