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报税 报税的意思
bàoshuì

报税

简体报税
繁体報稅
拼音bào shuì
注音ㄅㄠˋ ㄕ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o,(1) 传达,告知。【组词】: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例句】: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3) 回答。【组词】: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组词】:报应。

shuì,(1)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组词】:税收。税额。税款。税率。税法。税制。税务。(2) 姓。

基本含义

指按照法律规定,向政府申报纳税。

报税的意思

报税 [bào shuì]

1. 向税务部门申报并办理有关纳税手续。

[declare to Customs; make a statement of dutiable goods;]


国语词典

报税 [bào shuì]

⒈ 向政府申报税款。

如:「好国民应诚实报税。」


报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买扑释义:宋 元 的一种包税制度。宋 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包商(买扑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后由承包商自行申报税额,以出价最高者取得包税权。元 时的包税范围更加扩大。宋 欧阳修《乞免蒿头酒户课利札子》:“臣窃见 河 东买扑酒户,自兵兴数年,不计远近,并将月纳课利,支往边上折纳米粟。”宋 张耒《明道杂志》:“仁宗 时,有大豪 焦隐 者,尝诣三司投状,乞买扑 解州 盐池,岁纳浄利。”
    • 2.
      戥耗释义:用戥子称量的差额。《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禁令》:“﹝ 雍正 ﹞八年题准,天津 关向来收税一两,加戥耗一分八釐;船料一两,加戥耗五分八釐,著永行禁革。”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陞迁·查税契》:“宜于报陞之后,严諭官牙将未经税契者,既速报税,须免其戥耗。”
    • 3.
      报单释义:⒈运货报税的单据。⒉旧时向得官、升官、考试得中的人家送去的喜报。
    • 4.
      报税释义:申报纳税:向税务机关报税。

报税(baosh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报税是什么意思 报税读音 怎么读 报税,拼音是bào shuì,报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报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