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窗 [xuān chuāng]
1. 见“轩窗”。
轩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轩窓”。窗户。
引唐 孟浩然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诗:“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河伯 轩窓通贝闕,水宫帷箔卷水綃。”
一本作“轩窗”。 宋 陆游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 锦屏。”
《红楼梦》第七九回:“﹝ 宝玉 ﹞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只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嫗。”
清 舒大成 《当时》诗:“晓日轩窓閒梦少,晚凉庭院别怀多。”
轩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市尘释义:喻指城市的喧嚣。 宋 陆游《东窗小酌》:“市尘远不到林塘,嫩暑轩窗昼漏长。”明 方孝孺《休日奉陪蜀府诸公宴集》诗:“语乐天趣深,心清市尘远。”清 焦循《江村二首寄城中诸子》诗之二:“桥竹林花絶市尘,又因坐静觉情生。”
- 2.
浮岚释义:飘动的山林雾气。宋 欧阳修《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诗:“欲令浮嵐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明 刘基《题<秋江独钓图>》诗:“细水浮嵐天与碧,斜阳炙面脸生红。”清 戴名世《数峰亭记》:“至於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嵐飞翠,叠立云表。”
- 3.
贝阙释义:以紫贝为饰的宫阙。本指 河伯 所居的龙宫水府,后用以形容壮丽的宫室。语出《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闕兮朱宫。”南朝 齐 谢朓《祀敬亭山庙》诗:“贝闕眡 阿宫,薜帷阴网户。”唐 李商隐《利州江潭作》诗:“河伯 轩窗通贝闕,水宫帷箔卷冰綃。”清 魏源《秦淮灯船引》:“谁幻江城作蜃楼,谁化暑宵成贝闕。”参见“贝闕珠宫”。
- 4.
轩牕释义:同“轩窗”。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会稽 镜湖 之东,地名 东关,有 天花寺。
- 5.
轩窻释义:同“轩窗”。 《普曜经·论降神品》:“诸床座具二万二千,门户轩窻,讲堂棚阁,校饰严整。”明 孙蕡《湖州乐》诗:“春风垂柳緑轩窻,细雨飞花湿帘幕。”
- 6.
迷楼释义:⒈隋炀帝 所建楼名。 故址在今 江苏省 扬州市 西北郊。唐 冯贽《南部烟花记·迷楼》:“迷楼 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帝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故云。”宋 贺铸《思越人》词:“红尘十里 扬州 过,更上 迷楼 一借山。”清 徐昂发《扬州》诗:“裙繅 禹穴 千年茧,镜拥 迷楼 万朵花。”⒉指妓院。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茝香校书》:“茝香校书 者,本旧家子……父没后,与母独居,遂落籍。余尝有诗云:‘鸞飘凤泊寻常事,一堕迷楼最可怜。’”《
- 7.
鸣潄释义:形容山泉飞流鸣溅。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五:“开轩窗其前,以临水上,水清浅则鸣潄,湍暴则奔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黟县山水记》:“ 石山 会诸水在县东南十里,连山夹峙,播液发灵,清浅则鸣潄,盈满则奔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