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澹 [chéng dàn]
1. 水深广貌。
2. 明净貌。
4. 清静淡泊。
澄澹 引证解释
⒈ 水深广貌。
引《文选·郭璞<江赋>》:“澄澹汪洸,瀇滉囦泫。”
李善 注:“皆水深广之貌。”
⒉ 明净貌。
引唐 皎然 《奉酬于中丞使君郡斋卧病见示》诗:“澄澹秋水影,用为字人心。”
宋 苏舜钦 《和菱磎石歌》:“凉泉下照嘉树阴,翠影澄澹留烟云。”
清 陈维崧 《庆春宫·秋晓》词:“初阳澄澹堪惊,纔漾庭柯,旋映帘旌。”
⒊ 清静淡泊。
引唐 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王右丞、韦苏州 澄澹精緻,格在其中,岂妨於遒举哉。”
宋 苏舜钦 《送韩三子华还家》诗:“襟怀两澄澹,炯炯抱明玉。”
清 刘大櫆 《记杨节妇陆氏事》:“陆氏 性澄澹,喜佛法,平居不事容饰。”
澄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仪释义:⒈唐 称礼部郎中为中仪,员外郎为小仪。 唐 郑谷《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一说,指礼部员外。明 杨慎《艺林伐山》卷十二:“唐 人,礼部员外谓之中仪,主事谓之小仪。”⒉符合礼节。《淮南子·主术训》:“能欲多者,文武备具,动静中仪。”
- 2.
容饰释义:装饰;打扮。 《史记·孔子世家》:“今 孔子 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殫其学。”《周书·柳虯传》:“﹝ 虯 ﹞年十三,便专精好学。时贵游子弟就学者,竝车服华盛,唯 虯 不事容饰。”唐 白居易《太行路》诗:“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清 刘大櫆《书杨节妇事》:“陆氏 性澄澹,喜佛法,平居不事容饰。”
- 3.
小仪释义:⒈礼仪细节。汉 蔡邕《明堂月令论》:“鲁文公 废告朔而朝,仲尼 书讥之。《经》曰:‘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刺舍大礼而徇小仪。”《南齐书·檀超传》:“曲碎小仪,无烦録。”⒉唐 代礼部主事的别称。唐 郑谷《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宋 计有功《唐诗记事·王涣》:“大顺 中…… 赵光胤 自补衮拜小仪。”明 王志坚《表异录》卷十二:“唐 人以礼部员外郎为中仪,主事为小仪。”
- 4.
羽衣释义:⒈以羽毛织成的衣服。 《史记·孝武本纪》:“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汉书·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颜师古 注:“羽衣,以鸟羽为衣,取其神僊飞翔之意也。”按,五利将军 栾大,汉武帝 时方士。⒉常称道士或神仙所著衣为羽衣。三国 魏 曹植《平陵东行》:“閶闔开,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飞龙。”唐 郑谷《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宋 苏轼《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翩仙,过 临皋 之下。”《西游记》第二四回:“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