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公所 公所的意思
gōngsuǒ

公所

简体公所
繁体
拼音gōng suǒ
注音ㄍㄨㄥ ㄙ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suǒ,(1) 处,地方。【组词】:住所。哨所。场所。处所。(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组词】:研究所。派出所。(3) 量词,指房屋。【例句】:一所四合院。(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例句】: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组词】:为人所敬。(6) 姓。

基本含义

公所是指官府设立的机构,负责处理民众的事务和解决纠纷。在现代,公所一词多用于指代政府机关或行政部门。

公所的意思

公所 [gōng suǒ]

1. 旧时区、乡、村政府办公的地方。

区公所。乡公所。村公所。

2. 旧时同业或同乡组织办公的地方。

布业公所。

公所 引证解释

⒈ 官府。

《清史稿·刑法志三》:“天命 元年,諭贝勒大臣曰:‘国人有事,当诉於公所,毋得诉於诸臣之家。’”

⒉ 处理公众事务的机关、团体。同业或同乡组织,除称会馆外,亦名公所。如布业公所,四明公所等。

⒊ 处理公众事务的机关、团体。旧时的区、镇、乡、村政府,称区公所、镇公所、乡公所、村公所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今夜里,我看见你从村公所跑出来的那个神气,我就更不放心,所以住在你对面的殿里。”

⒋ 处理公众事务的机关、团体。旧时亦以称收容处所,如 清 末 扬州 收容乞丐的机关,即名“栖流公所”。帮会组织也称“公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萧队长 叫 刘胜 去看 李振江 的那天下晚, 刘胜 闯到 韩老六 摆香堂的公所院子里,从玻璃窗户里看见屋里点着灯, 韩长脖 正在跟 李振江 说话。”
原注:“公所,青帮公所。”


国语词典

公所 [gōng suǒ]

⒈ 处理某一地区公众事务的场所。如市公所、乡公所、镇公所


公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令释义:⒈同“丁零”。《尚书大传》卷三:“北方之极,自 丁令 北至积雪之野,帝 顓頊 神玄冥司之。”《汉书·匈奴传上》:“其明年,丁令 比三岁入盗 匈奴,杀略人民数千,驱马畜去。”参见“丁零”、“丁灵”。⒉“丁令威”的省称。唐 李赤《灵墟山》诗:“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⒊指鹤。宋 李纲《雷庙读丁晋公所作碑》诗:“只应 寇老 曾迁此,作记何缘 丁令 来。”清 吴伟业《鲞鹤》诗:“丁令 归来寄素书,羽毛零落待何如。”参见“丁令威”。
    • 2.
      公所释义:⒈旧时区、乡、村政府办公的地方:区公所。 乡公所。村公所。⒉旧时同业或同乡组织办公的地方:布业公所。
    • 3.
      冲平夷易释义:犹言冲和平易。清 龚自珍 《凤山知县常州汤公父子画像记》:“曰《与竹居诗》者,仅半卷,赠公所为也,其言冲平夷易。”参见“ 冲夷 ”。
    • 4.
      卿寺释义:九卿的官署。《左传·隐公七年》“初,戎 朝于 周,发币于公卿,凡伯 弗宾”晋 杜预 注:“如今计献,诣公府、卿寺。”孔颖达 疏:“自 汉 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杨伯峻 注:“据《仪礼·聘礼》,贵宾於朝君以后,又访问公卿,公卿接待之於祖庙,復又私相见面,两次皆有财礼。”《隶释·汉太尉陈球碑》“君讳 球,字 伯真”宋 洪适 释:“陈 公名 球,下邳 淮浦 人,三剖郡符,五入卿寺,再为三公,灵帝 光和 二年卒。”
    • 5.
      夏课释义:⒈唐代举子,落第后寄居京师过夏,课读为文,谓之“夏课”。其间所作诗文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唐韩偓《夏课成感怀》诗:“凄凉身事夏课毕,濩落生涯秋风高。”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下》:“执业以出,谓之夏课。”自注:“亦作秋卷也。”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卢司空钧,为郎官守衢州。有进士贄謁,公开卷閲其文十餘篇,皆公所制也。语曰:‘君何许得此文?’对曰:‘某苦心夏课所为。’”⒉泛指举业。
    • 6.
      尖鋭释义:⒈尖而锋利。⒉形容物之挺拔峻峭者。⒊形容声音的尖厉。⒋敏锐;灵敏而深刻。⒌谓十分明确﹐毫不含糊﹐不留情。⒍紧张﹑激烈。尖鋭造句尖而锋利。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尝见其庙像甚勇,手持屠刀尖鋭,按膝而坐。”《朱子语类》卷十六:“此是圣人言语之最精处,如箇尖鋭底物事。如公所説,只似箇桩,头子都粗了。”《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一鬼曰:‘吾赠以哨风之嘴。’即以一铁嘴加於其唇,尖鋭如鸟喙焉。”形容物之挺拔峻峭者。郭沫若《残春》四:“门司市 北有座尖锐的高峰,名叫 笔立山。”形容声音的尖厉。巴金《新生
    • 7.
      左揆释义:左丞相。唐 元稹《授赵宗儒尚书左仆射制》:“奉常正秩,左揆兼荣。”明 宋濂《题周益公所藏欧阳公遗墨后》:“﹝ 淳熙 ﹞十六年己酉正月,进左揆。”
    • 8.
      府寺释义:⒈古代公卿的官舍。 《左传·隐公七年》“戎 朝于 周,发币于公卿”杜预 注:“朝而发币於公卿,如今计献诣公府卿寺。”唐 孔颖达 疏:“朝於天子,献国之所,亦发陈财币於公卿之府寺……自 汉 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⒉泛指高级官员的府邸或官署。《东观汉记·刘般传》:“时五校尉官显职閒,府寺宽敞,舆服光丽。”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鄴下 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綺罗盈府寺。”清 顾炎武《京阙篇》诗:“山陵东掖近,府寺后湖清。”
    • 9.
      御廪释义:⒈天子储藏亲耕所获用以飨祀的粮食的仓库。《春秋·桓公十四年》:“秋八月壬申,御廩灾。”杜预 注:“御廩,公所亲耕以奉粢盛之仓也。”《晋书·天文志上》:“天廩四星在昴南,一曰天廥,主蓄黍稷以供饗祀;《春秋》所谓御廩,此之象也。”清 龚自珍《非五行传》:“成周 宣 榭火,御廩灾、桓 僖 庙灾,非火不炎上也。”⒉诸侯之珍宝库。汉 刘向《说苑·反质》:“魏文侯 御廩灾…… 文侯 作色不悦曰:‘夫御廩者,寡人寳之所藏也。’”⒊国库。唐 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圣情容解印,帝里许悬
    • 10.
      悲剧释义:⒈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主人公所从事的事业由于恶势力的迫害及本人的过错而失败,甚至导致个人的毁灭,造成悲惨的结局。⒉比喻不幸的遭遇。
    • 11.
      悲慨释义:悲伤感慨。 晋 王羲之《又与殷浩书》:“遂令天下将有土崩之势,何能不痛心悲慨也!”宋 刘克庄《水调歌头·游蒲涧追和崔菊坡韵》词序:“后二十五年,奉使 岭 外,拜公祠像,俯仰今昔,輒和公所作《水调歌头》,以寓悲慨云。”何其芳《画梦录·独语》:“绝顶登高,谁不悲慨的一长啸呢?”
    • 12.
      拜衮之岁释义:东汉 邓禹 二十四岁拜为大司徒,位至三公。见《后汉书·邓禹传》衮,古代上公所服,借指三公。后因以“拜衮之岁”指二十四岁。《南史·宋彭城王义康传》:“袁淑 尝诣 义康,义康 问其年。答曰:‘邓仲华 拜衮之岁。’”亦作“拜衮年”。清 吴伟业《受明得子柬贺》诗:“曾忝充閭会,俄逢拜衮年。”
    • 13.
      拜龙牌释义:明 清 时,外官逢节日或庆典向皇帝龙牌跪拜行礼以示朝贺。 《清会典·礼部五·仪制清吏司四》:“凡各省官,三大节则拜龙牌庆贺。各省三大节朝贺之礼……豫於公所正中,恭设‘皇帝万岁万万岁’龙牌於亭,南嚮,设香案於亭之南。”亦省作“拜牌”。《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少顷,听得外边人声热闹,鼓乐喧闐,乃是知县出来同众官拜牌贺节,去文庙行香。”清 顾禄《清嘉录·拜牌》:“绅士诣 玄妙观 三清殿,望闕遥贺,一如祝釐之仪,谓之拜牌。礼毕,盛服往来衙门交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已经挖成了隧道,直达
    • 14.
      措画释义:筹画。宋 岳飞《奏画守襄阳筹郡营田札子》:“苟行营田之法,其利为厚。然即今将已七月,未能耕垦,来年入春,即可措画。”明 张居正《与蓟辽总督书》:“蓟 中事,公所措画,咸极精当。”
    • 15.
      政事堂释义:唐 宋 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 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开元 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北宋 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元丰 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宋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太祖 登 正阳门,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
    • 16.
      景钟释义:⒈见“景鐘”。⒉亦作“景钟”。春秋晋景公所铸之钟。⒊大钟。⒋传说黄帝时五钟之一。
    • 17.
      楚难释义:《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元王 每置酒,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后忘设。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遂谢病去。及 景帝 三年,楚王 戊 与 吴 通,谋反,失败,自杀。穆生 免于难。后用“楚难”指此事。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穆生 谢病,以免 楚 难。”唐 李白《上崔相百忧章》诗:“穆 逃 楚 难,邹 脱 吴 灾。见机苦迟,二公所咍。”
    • 18.
      槐衮释义:喻指三公。 衮,衮衣,上公所服。
    • 19.
      浩烦释义:浩大繁多。宋 曾巩《齐州谢到任表》:“岂伊儒懦之资,可副浩烦之用。”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然去 瀏 渭 稍远,且多冈阜隔阂,工费浩烦,非此公所能办也。”《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回:“朝廷因连年国费浩烦,且因赔款又重……势不免裁省经费。”
    • 20.
      温室树释义:⒈《汉书·孔光传》:“光 周密谨慎,未尝有过。 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 光:‘温室 省中树何木也?’光 嘿不应。”后以“温室树”泛指宫廷中的花木。唐 白居易《和春深》之七:“惯看 温室 树,饱识浴堂花。”宋 王禹偁《谪居感事》诗:“繁阴 温室 树,清吹万年枝。”⒉借指宫禁中的事。清 曹寅《渭符侄过慰有作便道至白下》诗:“慎言 温室 树,嘉遯碧山阿。”参见“温室”。⒊指帝京。唐 刘禹锡《和浙西大夫偶题临江亭并元相公所和》:“一辞 温室 树,几见 武昌 柳。”

公所(gongs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公所是什么意思 公所读音 怎么读 公所,拼音是gōng suǒ,公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