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罚 [shòu fá]
1. 受到处罚。
例使他为所犯的错误受罚。
英[suffer; be punished;]
受罚 引证解释
⒈ 遭到处罚。
引《左传·哀公六年》:“有罪受罚,又焉移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如果走了样,少不得工匠们都要受罚。”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即或家中明知我下河洗了澡,只要不是当面被捉,家中可不能用爬搔皮肤方法决定我的应否受罚了。”
国语词典
受罚 [shòu fá]
⒈ 遭受惩罚。
引《左传·哀公六年》:「有罪受罚,又焉移之。」
《红楼梦·第四〇回》:「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
反受奖
受罚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受罪释义:受到折磨,也泛指遇到不顺利、不愉快的事。
- 2.
吃苦释义:经受艰苦:吃苦耐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 3.
惩罚释义:处罚:从重惩罚。无论是谁,犯了罪都要受到惩罚。
受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博壶释义:即投壶。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参加者依次把箭(一种博具)投入特制的壶内,输者受罚饮酒。
- 2.
受罚释义:遭到处罚:违章受罚。
- 3.
吃口令释义:一种语言游戏。 汇集声母、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反复、重迭、绕口、拗口的句子,使人急速念出;如果发音错误,形同口吃,就要受罚,以此为笑乐。
- 4.
惧罪释义:害怕因罪受罚。
- 5.
摆开释义:展开;摊开。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梁伯龙传奇》:“演至出猎,有所谓摆开摆开者,屠 厉声曰:‘此恶语当受罚!’”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保甲·训练伍壮》:“左右军在中军左右两翼摆开。”《小说选刊》1981年第8期:“等外调回来,向本人摆开证实材料再谈。”
- 6.
炼狱释义:⒈天主教指人生前罪恶没有赎尽,死后灵魂暂时受罚的地方。⒉比喻人经受磨炼的艰苦环境。
- 7.
犯罚释义:犯法受罚。
- 8.
甘愿释义:心甘情愿:甘愿受罚。
- 9.
百罚释义:屡次受罚。 多指罚酒。
- 10.
盐徒释义:指因贩卖私盐受罚的刑徒。《元典章·户部八·盐课》:“诸偷犯私盐货卖,初犯依例断配,再犯全籍家产,决杖一百七下,仍於手背刺‘盐徒’二字,发付淘金、怙冶等处配役三年。”明 陶宗仪《辍耕录·五刑》:“盐徒既决而又镣之,使居役也。”《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七年》:“官军万数,不能进讨,反为所败,后竟假手盐徒,虽能成功,岂不貽笑。”
- 11.
禁足释义:禁止外出。指佛教僧尼坐夏,避免灾祸或因过失受罚而不得外出。宋 吴自牧《梦粱录·僧寺结制》:“四月十五日结制,谓之‘结夏’……盖孟夏望日,乃法王禁足、释子护生之日,自此有九十日,可以安单辨道。”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灵迹·临安术士》:“君星数甚恶,明春恐不免不戮,若禁足一月,可免。”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二篇四:“那回我记了一次大过,其馀的六个人罚了两个礼拜的禁足。”
- 12.
罚约释义:输者受罚的约定。《镜花缘》第六回:“﹝小仙﹞未去奏明上帝,以致数百年前同 嫦娥 所定那个罚约,竟自输了。”《红楼梦》第七五回:“必须立了罚约,赌个利物。”
- 13.
茶令释义:茶会时的游戏。由一人作令官,令在座者如令行事,失误者受罚。
- 14.
蛮语释义:南方少数民族的言语。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郝隆 为 桓公 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 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桓 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桓公 曰:‘作诗何以作蛮语?’隆 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唐 韩翃《寄武陵李少府》诗:“楚 歌催晚醉,蛮语入新诗。”明 王世贞《曲藻》:“不可作者:俗语、蛮语、謔语、嗑语、市语、方语、书生语、讥誚语。”林景行《日夕睡起绕篱怆念归而有作》诗:“昏灯且校篇,蛮语待强记
- 15.
认罚释义:同意受罚:情愿认罚。说错了,我认罚。
- 16.
谪民释义:亦作“讁民”。指有罪受罚之民。
- 17.
陬隅句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郝隆 为 桓公 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 隆 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娵隅跃清池。’ 桓 问:‘娵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娵隅。’ 桓公 曰:‘作诗何以作蛮语?’ 隆 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娵,同“ 陬 ”。后以“陬隅句”借指蛮语。 宋 陆游 《久客书怀》诗:“欸乃声饶 楚 ,陬隅句带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