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 [dān shēn]
1. 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红根,根可入药。
英[root of red-rooted salvia;]
丹参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医以根入药,有镇静、调经等作用。
引《神农本草经》卷一:“丹参,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一名却蝉草,生川谷。”
国语词典
丹参 [dān shēn]
⒈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茎方形,复叶羽状,呈心脏形,对生,秋季开淡紫色或白色的花。根可入药,有镇静、调经作用。因形似参而色赤,故称为「丹参」。
丹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鸟花释义:紫参的别名。 今名红骨参、毛丹参。
- 2.
合剂释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制而成的水性药剂,如复方丹参合剂、复方芦笋合剂。
- 3.
复方释义:⒈中医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方配成的方子:复方丹参片。⒉西医指成药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品的: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
- 4.
産后释义:⒈孕妇分娩以后的一段时间。唐 孙思邈《千金方·中风》:“凡产后角弓反张,及诸风病,不得用。”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丹参》:“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许地山《商人妇》:“自我产后,不上四个月,就有一件失意的事教我心里不舒服。”⒉指产后诸病症。《金瓶梅词话》第八五回:“我家……诸般杂症方,无不通晓,又专治妇人胎前产后。”
- 5.
赤参释义:丹参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丹参》。
- 6.
郄蝉草释义:丹参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丹参》。
- 7.
郝蝉释义:丹参的别名。 即郤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