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丸 [ní wán]
1. 泥质小圆球。
英[small muddy pill;]
泥丸 引证解释
⒈ 小泥球。
引汉 刘向 《说苑·杂言》:“随侯 之珠,国之宝也,然用之弹,曾不如泥丸。”
毛泽东 《长征》诗:“五岭 逶迤腾细浪, 乌蒙 磅礴走泥丸。”
⒉ 道教语。脑神的别名。道教以人体为小天地,各部分皆赋以神名,称脑神为 精根,字 泥丸。
引《黄庭内景经·至道》:“脑神 精根 字 泥丸。”
梁丘子 注:“泥丸,脑之象也。”
明 宋濂 《陈彦正丹室铭》:“闔闢泥丸,天行空飞。”
⒊ 即泥洹。
引宋 苏轼 《次前韵寄子由》:“泥丸尚一路,所向餘皆穷。”
⒋ 指人之死。参见“泥洹”。
引《古谣谚·时人为庞世谣》:“泥丸之日无弔宾。”
国语词典
泥丸 [ní wán]
⒈ 用泥土捏制的弹丸。
引汉·刘向《说苑·卷一七·杂言》:「然用之弹,曾不知泥丸。」
⒉ 道家以人体为小天地,各部分均附以神名,脑神称为「精根」,字泥丸。故后世称头为「泥丸」。
⒊ 比喻极少的军队。
引清·曹贞吉〈满庭芳·太华垂旒〉词:「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
泥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丸泥释义:⒈一颗泥丸。⒉《东观汉记·隗嚣载记》:“元(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谓函谷关地势险要,易于防守。后用于比喻以极少的力量,可以防守险要的关隘。
- 2.
一丸泥封函谷关释义:一丸:一团小泥丸;封:封闭。用一小团小泥丸就可把函谷关封闭住。比喻地形险要,用少量兵力即可固守。
- 3.
七真释义: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传 汉 茅盈、茅固、茅衷 兄弟隐于 茅山 得道成仙,后 晋 之 杨羲、许穆、许翙 及 唐 之 郭崇真 皆于 茅山 得道,因合称“七真”。唐 陆龟蒙《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自注:“三 茅、二 许、一 杨、一 郭,是为七真。”唐 齐己《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2)指 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紫清、刘永年、彭鹤林 七人,称“南宗七真”。(3)指 马丹阳、邱长
- 4.
上元丹田释义:道家谓人的头脑。 《云笈七籤》卷五九:“人有三丹田,上元、中元、下元是也。上元丹田,脑也,亦名泥丸;中元丹田,心也,亦名絳宫;下元丹田,气海也,亦名精门。”
- 5.
丸泥释义:⒈一粒泥丸。晋 葛洪《抱朴子·备阙》:“弹鸟则千金不及丸泥之用,缝缉则长剑不及数分之针。”晋 葛洪《抱朴子·安贫》:“夫丸泥已不能遏 彭蠡 之沸腾,独贤亦焉能反流遁之失正。”⒉汉 刘向《列仙传·方回》:“方回 者,尧 时隐人也……为人所劫,闭之室中,从求道,回 化而得去,更以方印掩封其户。时人言,得 回 一丸泥涂门户,终不可开。”后用为归隐的典实。清 唐孙华《乙酉元旦》诗之一:“衰年报謁心情嬾,欲取丸泥錮两扉。”⒊汉 王元 说 隗嚣 以兵守 函谷关 东拒 刘秀:“今 天水 完富,士马最强…… 元 请以一
- 6.
丹泥释义:⒈丹元和泥丸的合称。道教谓丹元为心,泥丸为脑。⒉红色的印泥。
- 7.
仙人栽豆释义:中国 传统魔术名。用五个红色的小球进行表演。由 宋 代的幻术“泥丸”衍化而成。
- 8.
宝铃释义:⒈寺庙中悬挂的铃。 ⒉道教称泥丸宫太一真君的流火之铃。相传此铃能驱邪恶,灭万殃。
- 9.
弹丸释义:⒈弹弓所用的铁 丸或泥丸等。 ⒉子弹头。⒊比喻地方很小:弹丸之地。
- 10.
弹丸之地释义: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
- 11.
弹丸小城释义: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弹丸那么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狭小。
- 12.
改岁释义:由旧岁进入新年。《诗·豳风·七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陈奂 传疏:“改,更也。改岁,更一岁也。”宋 苏轼《与韩昭文书》:“某启:违远旌棨,忽已数月,改岁缅想台候胜常。”清 唐孙华《戊子元旦》诗:“改岁仍餘料峭寒,双扉合闭一泥丸。”
- 13.
泥丸宫释义:道教谓“泥丸九真皆有房”,脑神名 精根,字 泥丸,其神所居之处为 泥丸宫。后亦泛称人头。宋 李纲《嘉禾道中遇夏侯子阳》诗:“年踰七十两颊红,真气上泝泥丸宫。”《说岳全传》第二八回:“那 兀朮 怒气冲天,睁开二目,看着 阮良,大吼一声,那泥丸宫内一声响亮,透出一条金色火龙。”《法国女英雄弹词》卷二:“一团哀感之气,直透泥丸宫。”
- 14.
泥垣宫释义:即泥丸宫。
- 15.
阪上走丸释义:泥丸在斜坡上滚转。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汉书·蒯通传》:“则边城皆将相告曰‘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