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件 [hán jiàn]
1. 信件。
例收到一封紧急函件。
英[letters;]
函件 引证解释
⒈ 信件。
引郭希仁 《从戎纪略》:“文牘函件,每日无虑五六十起。”
阿英 《流离》:“得到一通紧急的函件,我们不得不在今天离开此地了。”
孙犁 《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烧毁朋友的函件,是理所当然,情有可原,谁也不会以为非礼的。”
国语词典
函件 [hán jiàn]
⒈ 书信。
例如:「普通函件」、「挂号函件」。
近信札
函件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信件释义:书信和递送的文件、印刷品。
- 2.
书信释义:信常有书信往来。
- 3.
信札释义:书信。
- 4.
尺牍释义: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尺牍大全》(教人如何写信的书)。
- 5.
书翰释义:文字;书信。亦谓作书。
- 6.
尺素释义: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章,故称这种短笺为尺素。 晋陆机《文赋》:“函绵邈于尺素。” 也用以指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7.
尺简释义:⒈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长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称。⒉指极少量的简策;书籍。
- 8.
尺书释义:⒈指书籍。古代简牍的长度有一定规定,官书等长二尺四寸,书非经律者,短于官书,称为短书。⒉指书信。⒊指诏书。
- 9.
翰札释义:书札,翰牍。
- 10.
简牍释义:指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后来也指称书信。
函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传桶释义:旧时衙门的大门上,为便于传递函件和内外通话所开的小洞。
- 2.
号件释义:⒈旧称官衙正在审理的案件。⒉挂过号的函件、电报等。
- 3.
君子协定释义:指国际间不经过书面上共同签字只以口头上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和书面条约具有相同的效力。借指彼此之间互相信任的约定。也叫绅士协定。
- 4.
啓事释义:⒈陈述事情。 多用于下对上。《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召呼三臺尚书以下自诣 卓 府启事。”《旧唐书·高宗纪下》:“八月辛丑,上痁疾,令太子受诸司启事。”《红楼梦》第十八回:“﹝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指示 贾 宅人员何处出入,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⒉陈述事情的奏章;函件。《晋书·山涛传》:“涛 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 启事’。”南朝 梁 沉约《谢赐甘露启》:“不任欣贺,谨以启事谢以闻。”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殷文圭》:“文圭 后饰非,遍投启事公卿间。”清 钱谦益《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
- 5.
开缄释义:开拆(函件等)。唐 李白《久别离》诗:“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宋 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病眸昏涩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清 曹寅《偶得木瓜二枚送橘圃》诗之二:“开缄已许疎襟透,岂惜常年损俸钱。”
- 6.
文报释义:公文函件。
- 7.
未妥投释义:一般出现在中国邮政挂号函件、邮政小包、EMS速递物流信息里,大多数情况是在包裹或挂号函件已经到达目的地,因各种原因投递员没能及时送达收件人处的一种延迟送件行为。
- 8.
电子邮件释义:也叫电子 函件。 指通过互联网传递的邮件。即用户之间通过互联网发出或收到的文本、数据、图形、图像以及音 频、视频等信息。传送的信息存放在电子信箱内,由收件人查看、保存或删除,发送与接收都十分迅速 、方便。是对传统通信方式的一种巨大变革。
- 9.
秘缄释义:指秘密函件。
- 10.
表函释义:上呈天子的函件。唐 白居易 《与吐蕃宰相钵阐布敕书》:“昨者方进表函,旋令召对。”
- 11.
通函释义:通知事项的函件。
- 12.
题缄释义:在书信函件封皮上题写受件人姓名、官衔。
- 13.
驿政局释义:清 代传递文报函件办理邮务的机构。
- 14.
齿印释义:佛教语。 指用牙齿在证书、函件封口处压出的痕迹。相当于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