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草靡 草靡的意思
cǎo

草靡

简体草靡
繁体
拼音cǎo mí
注音ㄘㄠˇ ㄇ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ǎo,(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组词】: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组词】:草料。柴草。稻草。(3) 粗糙,不细致。【例句】: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组词】: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组词】: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组词】:草野。草莽。草寇。草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组词】:草鸡。

mí mǐ,(1) 浪费,奢侈。【组词】:靡荡。靡费。侈靡。(2) 分散。【例句】:靡散(消灭)。(3) 古同“糜”,糜烂。

基本含义

指草木繁茂,如同绣球花一样盛开。

草靡的意思

草靡 [cǎo mí]

1. 草顺风倒伏。比喻教化风行。

3. 犹披靡。喻溃败。

草靡 引证解释

⒈ 草顺风倒伏。比喻教化风行。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
晋 潘岳 《闲居赋》:“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唐 岑参 《感旧赋》:“捧 尧 日以云从,扇 舜 风而草靡。”

⒉ 犹披靡。喻溃败。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 行恭 ﹞力卫乘舆,直出行阵,大呼雷吼,长刃雪飞,观者为之骨寒,向者为之草靡。”


草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玄宗释义:⒈指佛教的深奥旨意。晋 僧肇《注<维摩诘经>序》:“而恨 支 竺 所出,理滞於文,常惧玄宗,坠於译人。”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大弘緇侣法师 至诚幽感,独步玄宗。”元 无名氏《猿听经》第二折:“我在此山中千百餘年,常只闻经听法,推悟玄宗。”⒉指道家所谓道的深奥旨意。《文选·王俭<褚渊碑铭>》:“眇眇玄宗,萋萋辞翰。”李周翰 注:“玄宗,道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何晏 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唐 王维《贺玄元皇帝见真容表》:“琪树韜华,瑶池夺映,实由陛下弘敷本际,大
    • 2.
      遐被释义:远远地达到;到达极远之处。《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正始 九年举秀才”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高风遐被,莫不草靡。”唐 薛用弱《集异记·叶法善》:“除害殄凶,玄功遐被。”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三:“﹝ 折御卿 ﹞子弟亦麤知书,留 中立 凡数日,出图史、器玩、琴尊、弧矢之具,虽皇州搢绅家,止於是耳!信乎文德之遐被也。”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现今施行自由政治之国,莫不宗为式范,流风遐被,且延及于 亚洲 矣。”
    • 3.
      风行草靡释义: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 《南齐书·高帝纪上》:“麾旆所临,风行草靡,神筭所指,龙举云属。”亦作“风驰草靡”。
    • 4.
      风驰草靡释义:比喻强大的势力能制服一切。 同“风行草靡”。

草靡(caom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草靡是什么意思 草靡读音 怎么读 草靡,拼音是cǎo mí,草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草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