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恤 [tǐ xù]
1. 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
例体恤烈士遗孤。
英[understand and sympathize with; show solicitude for;]
体恤 引证解释
⒈ 见“体恤”。亦作“体卹”。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
引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陛下如天之度,宜无所不包涵;先帝在天之遗爱,宜无所不体恤。”
《太平天囯资料·天王诏旨》:“朕格外体卹民艰,於尔民应徵钱漕正款,今(令)该地佐将酌减若干。”
冰心 《寄小读者》一:“这一层是要请你们体恤怜悯的。”
国语词典
体恤 [tǐ xù]
⒈ 体谅而怜悯。
例如:「体恤民情是政府官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态度。」
近怜惜
体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仁恤释义:仁爱体恤。唐 韦应物《送杨氏女》诗:“仁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四年》:“仁杰 密奏:‘彼皆詿误,臣欲显奏,似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仁恤之旨。’”
- 2.
仁矜释义:仁爱,善体恤人。 《后汉书·陈宠传》:“ 宠 代 郭躬 为廷尉,性仁矜。及为理官,数议疑狱,常亲自为奏,每附经典,务从宽恕。”
- 3.
优恤释义:⒈见“优恤”。 ⒉亦作“优卹”。体恤,优待照顾。⒊特指从优抚恤。⒋多接济。
- 4.
优矜释义:体恤,因怜悯而给予照顾。
- 5.
优闵释义:体恤怜悯。
- 6.
体恤民苦释义:指设身处地地体谅别人民的辛苦,给予关心和照顾。体恤: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
- 7.
体恤释义: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体恤孤寡老人。
- 8.
体悉释义:⒈体念而知其衷曲。《北齐书·神武帝纪下》:“子昇 乃为勑曰:‘前持心血,远以示王,深冀彼此共相体悉,而不良之徒坐生间贰。’”《隋书·东夷传·百济》:“相去虽远,事同言面,何必数遣使来相体悉。”《宋史·度宗纪》:“八年春正月庚申,詔:‘朕惟崇俭必自宫禁始,自今宫禁敢以珠翠销金为首饰服用,必罚无贷。臣庶之家,咸宜体悉。’”⒉犹体恤。《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申徒泰 听罢,纔晓得令公体悉人情,重贤轻色。”
- 9.
体练释义:谓体恤并加以提携。
- 10.
俸米释义:旧时京官的俸禄,以米支给者谓之俸米。《元史·食货志四》:“至大 二年,詔随朝官员及军官等俸改给 至元 钞,而罢其俸米。”《明史·张辅传》:“寻命 辅 所受太师俸於 北京 仓支给。时百官俸米皆给於 南京,此盖特恩云。”《清通典·职官十八》:“凡在京文武各官降级革职留任者,其应得俸米仍照原品支领,以示体恤。”
- 11.
剪须和药释义:剪下胡须调制配药。比喻体恤下属。
- 12.
吮疮释义:⒈以口嘬吸疮疽之毒。 谓将帅体恤士卒。⒉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卑幼者侍尊长之疾。
- 13.
唱随释义:“夫唱妇随”的略语。比喻夫妇和睦相处。明 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若重唱随之义,当尽定省之仪。”清 李渔《蜃中楼·阃闹》:“唱随忽地变咆哮,总为孩儿不肖。”清 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忆妾唱随二十三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
- 14.
安恤释义:⒈见“安恤”。 ⒉亦作“安卹”。安抚体恤。
- 15.
宽恤释义:⒈见“宽恤”。⒉亦作“宽卹”。宽大体恤。
- 16.
念顾释义:照顾;体恤。《后汉书·楚王英传》:“庶欲宥全王身,令保卒天年,而王不念顾太后,竟不自免。”
- 17.
怜贫恤老释义:同情和体恤贫穷年老的人。
- 18.
恤孤念寡释义:恤孤念寡恤体恤,怜悯。指关心照顾孤儿寡妇。
- 19.
恩恤释义:⒈见“恩恤”。⒉亦作“恩卹”。指朝廷对臣民的体恤周济或身后的抚恤。
- 20.
患难相恤释义:恤:体恤,周济。 遇到患难彼此互相救助,甚至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