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偈颂 偈颂的意思
sòng

偈颂

简体偈颂
繁体偈頌
拼音jì sòng
注音ㄐㄧˋ ㄙ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 jié, ◎ 〔偈陀〕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简作“偈”。(1) 勇武。(2) 跑得快。【例句】:偈偈(a.急驰的样子;b.用力的样子)。

sòng,(1) 赞扬。【组词】:颂扬。歌颂。颂词。赞颂。颂古非今。(2) 以颂扬为内容的文章或诗歌。【组词】:祖国颂。青春颂。(3) 祝愿。【组词】:祝颂。敬颂大安。(4) 中国周代祭祀时用的舞曲,配曲的歌词有些收在《诗经》里面,分“周颂”、“鲁颂”和“商颂”三类。

基本含义

称赞、颂扬

偈颂的意思

偈颂 [jì sòng]

1. 梵语“偈佗”的又称。即佛经中的唱颂词。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亦多指释家隽永的诗作。

偈颂 引证解释

⒈ 梵语“偈佗”的又称。即佛经中的唱颂词。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亦多指释家隽永的诗作。

《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凡覲国王,必有赞德,经中偈颂,皆其式也。”
宋 苏辙 《全禅师塔铭序》:“自是言语偈颂,发如涌泉,不学而得。”


国语词典

偈颂 [jì sòng]

⒈ 印度文学的诗歌。无韵,以四句为一偈颂,每句音节长短须相同。亦专指佛经中诗歌形式的部分。

⒉ 中国僧侣所写蕴含佛法的诗。


偈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佛曲释义:古代佛寺讲经前后所吟唱的乐曲,咒,偈、吟、赞杂用,用以宣传佛经的教义。其后演变为讲唱文学,变文旧变混称为佛曲。 清 毛奇龄 《西河诗话》卷二:“或曰佛曲佛舞,在 隋 唐 已有之,不始 金 元 ,如 李 唐 《乐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今 吴门 佛寺,犹能作梵乐,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名清乐,即其遗意。” 清 翟灏 《通俗编·释道》:“按《晋书·鳩摩罗什传》, 天竺 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管弦为善。凡覲国王,必有赞德,经中偈颂,皆其式也。是佛曲可逐笙管,自其未入中国,原有然矣。《乐府杂録
    • 2.
      偈子释义:即偈颂。
    • 3.
      偈文释义:即偈颂。
    • 4.
      偈言释义:即偈颂。
    • 5.
      偈语释义:即偈颂。
    • 6.
      偈诵释义:即偈颂。
    • 7.
      偈句释义:即偈颂。
    • 8.
      吟呗释义:吟唱偈颂。
    • 9.
      呗唱释义:唱偈颂经。
    • 10.
      宝偈释义:⒈佛教语。对偈颂的敬称。⒉道教亦借以指修炼的歌诀。
    • 11.
      歌呗释义:佛教语。 谓赞唱经咒、偈颂。其法源自古 印度。
    • 12.
      清乐释义:⒈即清商乐。 ⒉指清雅的音乐。⒊佛经偈颂和笙笛唱之,谓之佛曲,亦称清乐。⒋清闲安逸的快乐。
    • 13.
      真偈释义:指佛家的偈颂。
    • 14.
      禅偈释义:佛教的偈颂。偈为梵语偈陀音译之略,义译为颂。偈语常用诗句形式,表达佛理、禅机。不论三言、四言或多言,一般都为四句。
    • 15.
      诗偈释义:⒈诗和偈。⒉类似佛家偈颂的诗作。
    • 16.
      贯花释义:亦作“贯华”。佛教传说,佛祖说法,感动天神散落各色香花。后因以“贯花”喻佛教的精义妙旨。亦借指说偈颂,唱导佛法。唐 张鷟《沧州弓高县实性寺释迦像碑》:“贯花之句,光如水上之莲花;説偈之音,皎若星中之月。”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读诵二·唐上都大温国寺灵幽》:“偶疾暴终,杳归冥府,引之见王,问‘修何业’?答曰:‘贫道素持《金刚般若》已有年矣。’王合掌,屡称‘善哉’,俾令讽诵。幽 吮唇播舌,章段分明,念毕,王曰:‘未尽善矣,何耶?勘少一节文,何贯华之线断乎?’”华,一本作“花”。清 钱谦益《秦淮水亭逢旧校书赋
    • 17.
      重宣释义:佛教语。 谓教主说法告一段落,以偈颂重复概括精义。
    • 18.
      重颂释义:佛教语。说经义之后,再作偈颂,申说前义。也称重颂偈或应颂。
    • 19.
      颂子释义:偈颂。佛经中的唱颂词。

偈颂(jis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偈颂是什么意思 偈颂读音 怎么读 偈颂,拼音是jì sòng,偈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偈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