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赏 [ēn shǎng]
1. 朝廷的赏赐。
恩赏 引证解释
⒈ 朝廷的赏赐。
引《后汉书·彭宠传》:“又自以与 耿况 俱有重功,而恩赏并薄,数遣使要诱 况。”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恩赏不节,赋歛无度,人情惨怨。”
《红楼梦》第五三回:“咱们春祭的恩赏可领了不曾?”
国语词典
恩赏 [ēn shǎng]
⒈ 君上对于臣下的特殊赏赐。
引《后汉书·卷一二·彭宠传》:「又自以与耿况俱有重功,而恩赏并薄,数遣使要诱况。」
《红楼梦·第五三回》:「贾珍问尤氏:『咱们春祭的恩赏可领了不曾?』」
恩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巾释义:谓加冠。古代男子成年(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先用一种丝织的头巾束发,然后再戴上冠。因以“上巾”指“加冠”。明 张居正《辞上巾恩赏疏》:“兹者伏蒙圣恩,以今日臣等恭视皇上整容上巾,礼成,特赐臣 居正 银一百两,紵丝六表里。”
- 2.
刑德释义:⒈刑罚与教化;刑罚与恩赏。 《韩非子·二柄》:“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二仪不能废春秋以成岁,明主不能舍刑德以致治。”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改宪敕法,审刑德之原。”⒉古人以刑为阴克,以德为阳生,附会五行生克之说。《史记·龟策列传》:“明於阴阳,审於刑德。”三国 魏 阮侃《宅无吉凶摄生论》:“世有安宅、葬埋、阴阳、度数、刑德之忌,是何所生乎!”
- 3.
威德释义:指威势和德政,刑罚和恩赏。
- 4.
寿妇释义:长寿的妇女。《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寿民给予‘昇平人瑞’字样,寿妇给予‘贞寿之门’字样。”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定例:凡寿民、寿妇年登百岁者,由本省督抚题请恩赏,奉旨给扁建坊,以昭人瑞。”
- 5.
寿民释义:⒈谓造福于民。《管子·轻重己》:“教民樵室钻鐩,墐灶泄井,所以寿民也。”宋 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非仕人利俗致君寿民者,其政不用。”⒉长寿的人。有时特指男性长寿者。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圣贤人事下》:“病变而药不变,嚮之寿民,今为殤子矣。”《清会典·礼部·仪制清吏司四》:“寿民给予‘昇平人瑞’字样,寿妇给予‘贞寿之门’字样。”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定例:凡寿民、寿妇年登百岁者,由本省督抚题请恩赏,奉旨给扁建坊,以昭人瑞。”
- 6.
干请释义:请托。 《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及今口目尚能言视,冒昧干请。”唐 杜甫《早发》诗:“艰危作远客,干请伤直性。”《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二年》:“比日内降营求恩赏者甚多,请令中书、枢密院推劾,以正干请之罪。”清 钮琇《觚賸续编·简公雪冤》:“北地 崔维雅 者,倾险人也,向与公同官,屡有干请,公薄其为人,不甚应之。”
- 7.
幸赏释义:⒈侥幸得赏;企求恩赏。⒉指(帝王)宠幸赏赐。
- 8.
延世释义:⒈长生。⒉指恩赏延及后世。
- 9.
明赏释义:⒈公正高明的恩赏。谓赏赐得当。⒉明示赏赐。
- 10.
春祭释义:⒈春季宗庙、宗祠之祭。《礼记·祭统》:“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穀梁传·桓公八年》“春正月乙卯烝”晋 范宁 注:“春祭曰祠。”《红楼梦》第五三回:“贾珍 因问 尤氏:‘咱们春祭的恩赏可领了不曾?’”⒉春日里中报祭。《管子·禁藏》:“举春祭,塞久祷,以鱼为牲,以糵为酒,相召。”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要大办春祭,祝今年的丰收。”
- 11.
横恩释义:额外的恩赏。
- 12.
蕃庶释义:⒈繁盛;众多。《易·晋》:“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宋 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侥倖恩赏之蕃庶,冀望非常之盛典。”明 方孝孺《与赵伯钦书》:“游乎雄都巨邑者,见宫室之壮丽,车马之蕃庶,人民物产之瑰异变怪。”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承平日久,海宇蕃庶。”⒉滋生;繁衍。《国语·周语上》:“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民之蕃庶於是乎生。”宋 程大昌《演繁露·秉心塞渊马三千》:“畜牧至末事,亦遂赖此心以之孳息,故马亦蕃庶也。”郭沫若《沸羹集·分与合》:“但在生息--蕃庶了之后,吃
- 13.
衔珠释义:⒈相传曾有鹤为猎人所射,哙参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至,各衔明珠以报参。 又,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事见《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诗文中常用为报恩之典。⒉《初学记》卷二七引晋王嘉《拾遗记》:“黄帝之子名青阳,是曰少昊,一名挚,有白云之瑞,号为白帝。有凤衔明珠致於庭,少昊乃拾珠怀之,使照服於天下。”后用恩赏之典。
- 14.
邀恩释义:谓谋求恩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