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典守 典守的意思
diǎnshǒu

典守

简体典守
繁体
拼音diǎn shǒu
注音ㄉ一ㄢˇ ㄕ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ǎn,(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组词】:典籍。字典。词典。经典。引经据典。(2) 标准,法则。【组词】:典章。典制。典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典范。典雅。典礼。典型。(3) 指典礼。【组词】:盛典。大典。(4) 主持,主管。【例句】:典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典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组词】:典卖。典押。典契。(6) 姓。

shǒu,(1) 保持,卫护。【例句】: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2) 看管。【组词】:看守。守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组词】:守株待兔。留守。(4) 遵照。【组词】:遵守。守法。守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组词】:保守。因循守旧。(6) 呆在一起。【组词】:厮守。(7) 节操。【组词】:操守。(8) 靠近,依傍。【例句】: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组词】:太守。守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守刺(太守,刺史)。守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

基本含义

指遵守法律、规章制度,恪守职责,不偏离正道。

典守的意思

典守 [diǎn shǒu]

1. 主管;保管。

典守 引证解释

⒈ 主管;保管。

《明史·后妃传序》:“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 唐 减百四十餘人,凡以服劳宫寝、祇勤典守而已。”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莫翁 听见大怒道:‘此乃你的典守,人多説你只是贪睡,眼见得坑了我头口!’”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九章二:“所以这百数十年来的文艺复兴的时间,我们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在‘典守’。”


国语词典

典守 [diǎn shǒu]

⒈ 保管、主管。

《明史·卷一一三·后妃传·序》:「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减百四十余人,凡以服劳宫寝、祇勤典守而已。」


典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典守释义:主管;保管。 《明史·后妃传序》:“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 唐 减百四十餘人,凡以服劳宫寝、祇勤典守而已。”《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莫翁 听见大怒道:‘此乃你的典守,人多説你只是贪睡,眼见得坑了我头口!’”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九章二:“所以这百数十年来的文艺复兴的时间,我们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在‘典守’。”
    • 2.
      封人释义:⒈古官名。《周礼》地官司徒的属官,掌守帝王社坛及京畿的疆界。《周礼·地官·封人》:“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春秋 时为典守封疆之官。《左传·隐公元年》:“潁考叔 为 潁谷 封人。”杜预 注:“封人,典封疆者。”⒉复姓。汉 有 封人婴。
    • 3.
      理算释义:⒈犹治理,署理。《元史·世祖纪十二》:“召 江淮行省 参知政事 忻都 赴闕,以户部尚书 王巨济 专理算 江淮省。”《元史·世祖纪十二》:“辛巳,詔遣尚书省断事官 秃烈羊呵 理算 云南。”⒉犹核算,计算。《元史·选举志三》:“凡迁官之法……其理算论月日,迁转凭散官,内任以三十月为满,外任以三岁为满,钱穀典守以二岁为满。”《元史·选举志四》:“军官转入民职,已受宣敕不曾之任者,拟自准定资品换授,从礼任月日为始,理算资考陞转。”⒊审理;清算。《元典章·刑部十一·强窃盗》:“如拿获招了呵,依着他招了的理算。”《
    • 4.
      陵署释义:典守天子陵园的官署。 《新唐书·礼乐志四》:“二十年詔:建初、启运、兴寧、永康陵,岁四时、八节,所司与陵署具食进……陵司旧曰署,十三载改 献、昭、乾、定、桥 五陵署为臺,令为臺令,陞旧一阶,是后诸署皆称臺。”

典守(dians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典守是什么意思 典守读音 怎么读 典守,拼音是diǎn shǒu,典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典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