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孟轲 孟轲的意思
mèng

孟轲

简体孟轲
繁体孟軻
拼音mèng kē
注音ㄇㄥˋ ㄎㄜ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èng,(1) 兄弟姊妹排行最大的。【组词】:孟兄。孟女(长女)。孟孙。(2) 农历四季中月份在开头的(其它两个月依次为仲、季)。【例句】:孟春(农历正月)。(3) 猛然不及思考,冒冒失失。【组词】:孟行。孟浪。(4) 勉力。【例句】:孟晋(勉力求进)。(5) 姓。

kē,(1) 本为具有两木相接的车轴的车,后多见于人名。【组词】:孟轲。

基本含义

孟轲是指孟子和轲辕,表示两个人物或事物的结合,形容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孟轲的意思

孟轲 [mèng kē]

1. (约前372——前 289)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最有影响的大师,封建时代被尊为“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孟子则宣扬“仁义”,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与弟子著书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张“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能安居乐业,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劝告统治者要“与民同乐”,反对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杰出散文著作。

[Meng ke;]


国语词典

孟轲 [mèng kē]

⒈ 人名。(西元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受学于子思弟子。提倡王道、重仁义、轻功利、创性善之说,后世尊称为「亚圣」。著有《孟子七篇》。


孟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迁释义:⒈相传 孟轲 幼年时,邻里环境不好,孟母 三次迁居,使 轲 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环境。 事见 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汉 赵歧《孟子题辞》。后常以“三迁”为颂扬母教之词。宋 叶适《朱文昭母杨氏挽词》:“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清 钱谦益《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之五:“三迁之教既成,而一日之养不逮。”⒉三次迁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论》:“范蠡 三迁,皆有荣名。”清 黄遵宪《潮州行》:“一夕輒三迁,踪跡无定所。”⒊三次升迁。宋 俞文豹《吹剑外录》:“赵忠肃 号 得全,宗 伊川 之学,
    • 2.
      丘轲释义:孔丘 和 孟轲 的并称。
    • 3.
      十二子释义:⒈指 它嚣、魏牟、陈仲、史鰌、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 等十二人。《荀子·非十二子》:“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 舜 禹 之制,下则法 仲尼、子弓 之义,以务息十二子之説。”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全盛时代·先秦学派之所短》:“荀子 之非十二子,动斥人为贱儒,指其无廉耻而嗜饮食……毫无士君子从容论道之风。”参见“十子”。⒉指自子至亥十二支。《史记·律书论》:“十母,十二子,钟律调自上古。”张守节 正义:“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唐 韩愈
    • 4.
      发棠之请释义: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
    • 5.
      四配释义:⒈指 颜渊、子思、曾参、孟轲。旧时以此四人配祀 孔子 庙。颜渊、子思 居东,曾参、孟轲 居西,通称四配。其始配之年:颜渊 为 三国 魏 齐王 正始 二年(见《三国志·魏志·三少帝纪》),曾参 为 唐睿宗 太极 元年(见《新唐书·礼乐志五》),孟轲 为 宋神宗 元丰 七年(见《宋史·神宗纪三》),子思 为 宋度宗 咸淳 三年(见《宋史·度宗纪》)。⒉明 袁宏道 戏称 孔子 为饮宗,祀为酒圣,以 阮籍、陶潜、王绩、邵雍 为配祀。
    • 6.
      姜孟释义:敬姜 和 孟母 的并称。 一为 春秋 时 鲁 大夫 公父歜 之母,一为 孟轲 之母。
    • 7.
      孙孟释义:荀况 与 孟轲 的并称。皆为 战国 时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
    • 8.
      孟母三迁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汉赵岐《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 9.
      孟母释义:孟子 的母亲。姓 仉。曾三次迁移,选择良邻;断所织之布,以激励 孟子 勤奋学习。旧时奉为贤母的典范。事见 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
    • 10.
      学宫释义:⒈学校。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復徙舍学宫之旁。”宋 叶适《蔡知閤墓志铭》:“亲至学宫,课率诸生,劝教有义,士人兴起。”清 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年十餘岁,徒步从职方公读书学宫。”⒉旧指各府县的孔庙。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们县里,礼义廉耻,一总都灭絶了!也因学宫里没有一个好官。”清 钮琇《觚賸续编·赵公裕后》:“武清县 学宫圮坏,公捐二百金首倡修整。康熙 戊午地震復倾,公独力重建,庙貌聿新。”《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刘元帅 坐於学宫明
    • 11.
      徙宅之贤释义: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形容母教贤明。
    • 12.
      择邻释义:选择好的邻居。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邹 孟軻 之母也,号 孟母。其舍近墓,孟子 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 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孟母 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復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 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此为 孟母 三迁择邻事,后世所云“择邻”多本此。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嘉 班妾 之辞輦,伟 孟母 之择邻。”唐 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诗:“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宋 苏轼《崔
    • 13.
      断织释义:⒈相传 孟轲 少时,废学归家,孟母 方绩,因引刀断其机织,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轲 因勤学自奋,师事 子思,遂成大儒。事见 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后遂用为母亲督子勤学的典故。唐 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加以承断织之慈训,得鋭志於书林;奉过庭之严规,遂容情於义圃。”⒉为妻劝夫勤学之典。见《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东汉 乐羊子 远出求学,以久行怀思,一年即归,妻引刀趋机曰:“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 14.
      无父无君释义:孟轲斥责墨翟、杨朱之语。后以讥刺无伦常者。
    • 15.
      炫卖释义:叫卖,出处 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
    • 16.
      衒卖释义:叫卖;出卖。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乃去舍市傍,其僖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孟 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后汉书·庞参传》:“今復募发百姓,调取穀帛,衒卖什物,以应吏求。”唐 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至於缮写、模勒,衒卖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清 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微之 序其集亦曰:‘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於缮写摹勒衒卖於市。’”
    • 17.
      裂织释义:相传 孟轲 少时,废学归家, 孟母 方织,因引刀断其机织,激其勤学自奋,遂成大儒。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又 汉 乐羊子 “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 羊子 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於机杼,一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羊子 感其言,复还终业。事见《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后遂以“裂织”称颂妇女教子、劝夫的贤德。 明 袁宗道 《金太
    • 18.
      轲丘释义:孟轲 与 孔丘 的并称。 宋 欧阳修《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诗:“引伸无穷极,卒敛以 軻 丘。”宋 苏轼《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诗:“醉翁 遣我与子游,翁如 退之 蹈 軻 丘。”宋 陆游《老学庵自规》诗:“始乎为善士,终可蹈 軻 丘。”
    • 19.
      轲亲释义:指 孟轲 的母亲。
    • 20.
      轲卿释义:孟轲 与 荀卿(荀况)的并称。

孟轲(mengk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孟轲是什么意思 孟轲读音 怎么读 孟轲,拼音是mèng kē,孟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孟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