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髦士 髦士的意思
máoshì

髦士

简体髦士
繁体
拼音máo shì
注音ㄇㄠˊ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o,(1) 古代称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发。(2) 毛中的长毫,喻英俊杰出之士。【组词】:髦硕。髦士。髦俊。(3) 指马鬃。【组词】:髦马。(4) 〔时髦〕时兴的,如“髦髦的服装”。(5) 古同“牦”,牦牛。

shì,(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组词】:士族。士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组词】:士子。士民。学士。(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组词】:士女。(4) 对人的美称。【组词】:志士。烈士。女士。(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组词】:医士。护士。(7) 姓。

基本含义

指有品味、有风度、有修养的人。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举止文雅。

髦士的意思

髦士 [máo shì]

1. 英俊之士。

髦士 引证解释

⒈ 英俊之士。

《诗·小雅·甫田》:“攸介攸介,烝我髦士。”
毛 传:“髦,俊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陆机<羇宦>》:“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民。”
《水浒后传》第三八回:“尔宜奠主海邦,统御髦士,作东南之保障。”


国语词典

髦士 [máo shì]

⒈ 俊秀之士。

《仪礼·士冠礼》:「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


髦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名王释义:⒈指古代少数民族声名显赫的王。 《汉书·宣帝纪》:“﹝ 神爵 二年﹞ 匈奴 单于遣名王奉献,贺正月,始和亲。”颜师古 注:“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代郡 乌丸 行单于 普富卢、上郡 乌丸 行单于 那楼 将其名王来贺。”晋 潘岳《闲居赋》:“故髦士投紱,名王怀璽。”唐 杨师道《咏马》诗:“徒令 汉 将连年去,宛城 今已献名王。”宋 张孝祥《六州歌头》词:“隔水氊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⒉泛指皇族有封号的王。唐 李白《任城县厅壁记》:“汉 则名
    • 2.
      朋家释义:犹朋党。宋 陈彭年《大宝箴》:“自区草泽,亦有国华,访此髦士,可拒朋家。”《封神演义》第八五回:“朋家作仇,戕害百姓。”
    • 3.
      朱黻释义:同“朱紱”。《文选·韦孟<讽谏>诗》:“黼衣朱黻,四牡龙旂。”李善 注引 应劭 曰:“朱黻,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以皮为之,古者上公服之。”《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陆机“羇宦”>》:“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李善 注引 郑玄 曰:“茀,太古蔽膝之象。黻与茀古字通。”元 汪元亨《一枝花·闲乐》套曲:“远雕轮,避朱黻。”
    • 4.
      絶甘分少释义:拒绝甘美的食物,与众人分享少量的东西。谓自己不图享受,待人优厚。《汉书·司马迁传》:“以爲 李陵 與士大夫絶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颜师古 注:“自絶旨甘,而與衆人分之,共同其多少也。”唐 王维《与工部李侍郎书》:“宿昔貴公子常下交布衣,盡禮髦士,絶甘分少,致醴以飯,汲汲于當世之士,常如不及。”清 钱谦益《李长蘅墓志》:“長蘅 事母,色養甚備,敬其長兄,撫其弟妹若姪,絶甘分少,皆人所難能者。”亦作“絶少分甘”。《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養殷勤,推燥居濕,絶少分甘。”宋均 注:“少則自
    • 5.
      髦徒释义:犹髦士。

髦士(mao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髦士是什么意思 髦士读音 怎么读 髦士,拼音是máo shì,髦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髦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