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保定 保定的意思
bǎodìng

保定

简体保定
繁体
拼音bǎo dìng
注音ㄅㄠˇ ㄉㄧ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ǎo,(1)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组词】:保卫。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2)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组词】:保持。保洁。保质。保墒。(3) 负责。【组词】:保证。保荐。保修。保险。确保。担保。(4)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5) 旧称佣工。【例句】:酒保(酒店服务人员)。佣保。(6) 姓。

dìng,(1) 不动的,不变的。【组词】: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dū)。定稿。定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2) 使不变动。【组词】:定案。定罪。决定。确定。(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组词】:大局已定。(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组词】:心神不定。(5) 确凿,必然的。【组词】:必定。镇定。(6) 预先约妥。【组词】:定计。定情。定货。定做。(7) 姓。

基本含义

保持稳定;保持不变

保定的意思

保定 [bǎo dìng]

1. 保护而安定之。

3. 谓稳固地保有。

保定 引证解释

⒈ 保护而安定之。

《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
郑玄 笺:“保,安;尔,女也。女,王也。天之安定女,亦甚坚固。”
孔颖达 疏:“言天之安定汝王位,亦甚坚固矣。”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至若念陶钧之道,在择宰相而任之,使权造物之柄;念保定之功,在择将帅而任之,使修分閫之寄。”

⒉ 谓稳固地保有。

晋 陆云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皇皇帝祜,诞隆骏命。四祖正家,天禄保定。”


国语词典

保定 [bǎo dìng]

⒈ 保护、安定。

《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
《文选·陆云·大将军䜩会被命作诗》:「四祖正家,天禄保定。」

⒉ 河北省新镇县的旧称。参见「新镇县」条。


保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风路释义:在我国城市道路命名中较为常见,如:上海、广州、郑州、衡阳、邵阳、咸阳、保定、微山县等城市均有该命名道路。
    • 2.
      刘棉花释义:明孝宗 时户部尚书 刘吉 的绰号。明 文林《琅玡漫钞》:“阁老 保定 刘公,屡为臺諫所论,而上宠眷不衰,人因称为 刘棉花,谓愈弹愈起也。”《明史·刘吉传》:“吉 多智数,善附会,自缘饰,鋭於营私,时为言路所攻。居内阁十八年,人目之为 刘棉花,以其耐弹也。”
    • 3.
      北卷释义:明 清 科举对北方各省会试试卷的统称。 清 顾炎武《日知录·北卷》:“今制,科场分南卷、北卷、中卷。”原注:“《实録》:洪熙 元年八月乙卯,行在礼部,奏定科举取士之额,南士取十之六,北士取十之四,后又令南北各退五卷为中卷。”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六:“按 明 洪熙 元年会试进士,不过百名。南卷取十之六,北卷取十之四…… 山东、山西、河南、陕西、顺天、保定、真定、河间、大名、永平、十三省府,延庆、保安 二州,辽东、大寧、万全 三都司,为北卷。”
    • 4.
      升荣释义:晋升官位,臻于荣华之境。北周 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保定 二年,册拜 滎阳郡君。序戚升荣,从夫有秩。”唐 武平一《加命杜审言表》:“升荣粉署,擢秀兰臺。”
    • 5.
      塞思黑释义:满语音译。旧说是猪的意思。但按《五体清文鉴》及《清文总汇》,与“塞思黑”音近的满语词意为讨人厌或可厌之人。旧说不可信。《清史稿·世宗纪》:“﹝ 雍正 四年五月﹞乙巳,改 胤禟 名 塞思黑,拘於 保定 ……﹝八月﹞丁亥,李紱 奏 塞思黑 卒於 保定。”鲁迅《准风月谈·抄靶子》:“雍正 皇帝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阿其那’与‘塞思黑’,我不懂 满洲 话,译不明白,大约是‘猪’和‘狗’罢。”参阅 富丽《“阿其那”、“塞思黑”新解》(《文史》第十辑)。
    • 6.
      大衄释义:⒈中医名词。指九窍一齐出血。《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失血总括》:“九窍出血名大衄。”⒉指军队受重创。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土司·老挝反覆》:“宣德 二年,南征大帅 安远侯 柳升 卒於军,保定侯 梁铭 战死,王师大衄。”
    • 7.
      少年场释义:年轻人聚会的场所。《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 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北周 庾信《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唐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鬱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李光《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道路艰难阻且长,探丸击剑少年场。”
    • 8.
      并州释义:古州名。相传 禹 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并州 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 河北 保定 和 山西 太原、大同 一带地区。
    • 9.
      延年杖释义:古代帝王赐给老臣的手杖,以示优遇。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授 杨彪 光禄大夫”裴松之 注引《魏书》:“公故 汉 宰臣,乃祖已来,世著名节,年过七十,行不踰矩,可谓老成人矣,所宜宠异以章旧德。其赐公延年杖及冯几;謁请之日,便使杖入。”《北史·于谨传》:“保定 二年,谨 以年老,乞骸骨,优詔不许。三年,以 谨 为三老,固辞,又不许。赐延年杖。”
    • 10.
      御伯释义:北周 官名。为驾部之长。属天官府,掌出入侍从。武帝 保定 四年改为纳言,相当于历代侍中之职。
    • 11.
      新律释义:⒈新的法律;新的法令。《晋书·刑法志》:“旧律所难知者,由於六篇篇少故也。篇少则文荒,文荒则事寡,事寡则罪漏……今制新律,宜都总事类,多其篇条。”《北史·周纪下·高祖》:“﹝ 保定 ﹞三年……二月庚子,初颁新律。”唐 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元帅调新律,前军压旧京。”⒉新的律管;新与节候相应的律管。唐 白居易《酬卢秘书二十韵》:“旧恩收坠履,新律动寒灰。”
    • 12.
      沈舟破釜释义:《史记·项羽本纪》:“項羽 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后用“沈舟破釜”表示决一死战。明 朱鼎《玉镜台记·燃犀》:“齧雪餐風,沈舟破釜,敢辭金革苦。”明 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念上游父老夾道遮留,奮不顧身,沈舟破釜,與虜轉戰兩旬,終於援絶勢孤,遂至潰敗。”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里事·沈镇东封尚义伯非保定》:“﹝ 沈鎮東 ﹞欲令諸帥畢西渡,沈舟破釜。”参见“破釜沈舟”。
    • 13.
      河北省释义:别称冀。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邻辽宁、内蒙古,西邻山西,南邻河南、山东,东滨渤海。面积19万平方千米。人口6 744万(2000年)。省会石家庄市。重要城市还有唐山、邯郸、保定、张家口、秦皇岛、承德等。
    • 14.
      畿伯释义:古官名。《周书·萧圆肃传》:“保定 三年,除畿伯中大夫。五年,拜 咸阳郡 守。”《北史·赵文表传》:“累迁左金紫光禄大夫。保安 五年,授畿伯下大夫。”《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七年》:“畿伯下大夫 长安 来和 尝谓 坚 曰:‘公眼如曙星,无所不照,当王有天下,愿忍诛杀。’”胡三省 注:“畿伯,周 置,属大司徒。杜佑 曰:‘周 地官之属,每方畿伯,中大夫也;每县小畿伯,则下大夫。’”
    • 15.
      疙瘩梨释义:长满疙瘩的梨子,主要产于河北保定地区。
    • 16.
      直隶总督释义:直隶总督,驻地为省城保定。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今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的军民政务。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雍正二年例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
    • 17.
      直隶省释义:省城为保定。明朝时称北直隶,清顺治二年(1645)改称直隶,康熙八年(1669)称直隶省。1928年6月20日,经国民政府决定,将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旧京兆区20县并入河北省,北京改名北平。
    • 18.
      积阀释义:⒈累积功劳和资历。 《新唐书·李自良传》:“从 袁傪 讨贼 袁晁,积阀至试殿中监。”⒉指所积累的功劳和资历。宋 岳珂《桯史·见一堂》:“﹝ 鹿何 ﹞去国时,齿髮壮,不少衰,居二年,以微疾卒。或较其积阀,谓虽居位,犹未该延赏。”《明史·薛禄等传赞》:“禄 东昌、滹沱 之战,刘荣 守 永平,谭广 守 保定,宣力最著。虽策勋之日,未即剖符,而各以积阀受封。”
    • 19.
      纳言释义:⒈古官名。 主出纳王命。《书·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孔 传:“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按,秦 汉 不置,王莽 依古制,改大司农为纳言,有纳言将军 严尤。北周 初有御伯中大夫,掌出入侍从。保定 四年改御伯为纳言。宣帝 末又置侍中。隋 避 文帝 父 杨忠 诔,改侍中为纳言,炀帝 大业 十二年又改纳言为侍内。唐 初为纳言,唐 武德 四年改为侍中。参阅《通典·职官三》。⒉尚书等近臣所用帻巾。《后汉书·舆服志下》:“尚书幘收,方三寸,名曰纳言,示以忠正,显近职也。
    • 20.
      缟纻释义:⒈《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季札 ﹞聘於 郑,见 子产,如旧相识。 与之縞带,子产 献紵衣焉。”后因以“縞紵”喻深厚的友谊。亦指朋友间的互相馈赠。北周 宇文逌《<庾信集>序》:“余与 子山,夙期欵密,情均縞紵,契比金兰。”唐 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授縞紵以托心,示兹诚之不谬。”清 顾炎武《过李子德》诗之四:“关 河 愁欲徧,縞紵竟谁亲?”李光《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縞紵惯交屠狗客,摴蒱忍逐牧猪奴。”⒉白色生绢及细麻所制的衣服。《战国策·齐策四》:“后宫十妃,皆衣縞紵,食粱肉。”鲍彪 注

保定(baod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保定是什么意思 保定读音 怎么读 保定,拼音是bǎo dìng,保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保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