柩车 [jiù chē]
1. 运送死者到坟墓去的灵车。
英[hearse;]
柩车 引证解释
⒈ 载柩之车。
引《仪礼·既夕礼》“宾奠币于栈左服出” 汉 郑玄 注:“栈,谓柩车也。”
贾公彦 疏:“栈车,柩车,即蜃车。四轮迫地,无漆饰。”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父为 彭城 太守,丧官, 閎(袁閎 )兄弟五人常步行随柩车号泣昼夜。”
柩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匶路释义:即柩车。路,车。
- 2.
国车释义:古时士葬所用的柩车。
- 3.
墙柳释义:出殡时覆盖在柩车上的装饰性帷幔。
- 4.
尸布释义:棺材、柩车或坟墓上覆盖的厚布。
- 5.
帏輤释义:指有帷幔的柩车。
- 6.
帷輤释义:指柩车。
- 7.
执披释义:古代丧仪,殡时于棺之两侧系披,使人夹柩车秉持而行,以防路险倾覆。
- 8.
拥格释义:手握柩车辕上横木。
- 9.
柩辂释义:柩车。
- 10.
柳翣释义:《周礼·天官·缝人》:“衣翣柳之材。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皆棺饰。”贾公彦 疏:“翣即上注方扇是也。柳即上注引《丧大记》帷荒是也。”后因以“柳翣”泛指出殡时柩车上的棺饰。
- 11.
柳衣释义:出殡时柩车上覆棺的布帷。
- 12.
苇輤释义:古代载柩车上用苇席作的覆盖物。
- 13.
裧輤释义:借指柩车。
- 14.
说载释义:把棺木从柩车上卸下来。《周礼·春官·丧祝》:“及壙,説载除饰。”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説载,下棺也。”贾公彦 疏:“及,至也。至壙脱载,谓下棺於地。”
- 15.
越绋释义:谓不受私丧的限制,在丧期参加祭天地社稷的典礼。绋,柩车之绳。《礼记·王制》:“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紼而行事。”郑玄 注:“越,犹躐也。紼,輴车索。”孔颖达 疏:“未葬之前,属紼於輴,以备火灾。今既祭天地社稷,须越躐此紼而往祭之,故云‘越紼’。云‘紼,輴车索’者,以停住之时,指其绳体则谓之紼,若在涂人挽而行之,则谓之引。”《后汉书·礼仪志上》:“大丧,唯天郊越紼而斋。”《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八年》:“如有不虞,虽越紼无嫌。”
- 16.
輀旐释义:亦作“轜旐”。柩车前的魂幡。
- 17.
輀翣释义:亦作“轜翣”。 柩车上的羽饰。
- 18.
輀轮释义:亦作“轜轮”。柩车之轮。
- 19.
輤舆释义:柩车。
- 20.
輤裧释义:覆盖柩车的裳帷。借指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