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阁 [jǐ gé]
1. 亦称“几格”。
3. 橱架。
几阁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几格”。橱架。
引《汉书·刑法志》:“文书盈於几阁,典者不能徧睹。”
唐 韦应物 《燕居即事》诗:“几阁积羣书,时来北窗閲。”
宋 林逋 《赠当涂朱仲敏》诗:“高闲几格图书畔,冷澹门庭树石中。”
元 邵亨贞 《红林檎近·水邨冬景》词:“几格横素帙,屏壁澹烟峦。”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汉 初 萧何 定律九章,到 武帝 时……法令繁多,盈于几阁,给官吏以上下其手的方便。”
几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几格释义:见“几阁”。
- 2.
巾笥释义:⒈即巾箱。 唐 刘禹锡《观市》:“在巾笥者织文及素焉,在几阁者彫彤及质焉,在筐筥者白黑巨细焉。”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之一:“蒙不鄙弃,赠以瑰瑋,藏之巾笥,永以为好。”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卢纶》:“帝遣中使悉索其巾笥,得诗五百首进之。”参见“巾箱”。⒉谓以巾包裹,藏入箱箧。《庄子·秋水》:“吾闻 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唐 柳宗元《龟背戏》诗:“庙堂巾笥非余慕,钱刀儿女徒纷纷。”
- 3.
符篆释义:⒈加有官府印信的文书。唐 元稹《叙诗寄乐天书》:“由是诸侯敢自为旨意,有罗列儿孙以自固者,有开导蛮夷以自重者,省寺符篆,固於几阁,甚者碍旨詔,视一境如一室,刑杀其下,不啻僕畜。”⒉符箓上所用的文字符号。宋 周密《齐东野语·野婆》:“徭 人集众刺杀之,至死以手护腰间不置,剖之得印方寸,莹若苍玉,字类符篆,不可识,非鑴非鏤,盖自然之文。”明 陶宗仪《辍耕录·漱芳亭》:“他日 伯雨 往謁诸公,惟 虞先生 不言儒者事,只问道家典故,虽答之,或不能详。末问:‘能作几家符篆?’曰:‘不能。’”⒊指符箓。明 郎瑛《七
- 4.
织文释义:⒈染丝织成花纹的丝织品。《书·禹贡》:“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 传:“织文,锦綺之属。”孔颖达 疏:“綺是织繒之有文者,是綾锦之别名,故云锦綺之属,皆是织而有文者也。”唐 刘禹锡《观市》:“在巾笥者织文及素焉,在几阁者彫彤及质焉,在筐筥者白黑巨细焉。”清 刘大櫆《游黄山记》:“冈多异松,而棋枰松尤奇,高不盈二尺,而覆十围,枝叶纠结平密,如掌,如席,如织文,其上可弈。”⒉旗帜上的纹样。织,通“帜”。《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斾央央。”郑玄 笺:“织,徽织也。”朱熹 集传:“织,帜字同。”
- 5.
雕彤释义:⒈谓刻镂彩绘。 唐 刘禹锡《和州刺史厅壁记》:“市无嗤眩,工无雕彤。”⒉彫彤:雕绘、饰以丹彩。唐 刘禹锡《观市》:“衣巾笥者织文及素焉,在几阁者彫彤及质焉,在筐筥者白黑巨细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