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猴 [yuán hóu]
1. 猿和猴。
例剽疾如猿猴。——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英[apes and monkeys;]
猿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猨猴”。猿和猴。
引《庄子·齐物论》:“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
汉 刘向 《说苑·丛谈》:“猿猴失木,禽於狐貉者,非其处也。”
晋 刘琨 《扶风歌》:“麋鹿游我前,猨猴戏我侧。”
清 刘献廷 《游洞庭西山归湎云以诗见询赋此答之》:“临深蹈险不復顾,攀援上下同猿猴。”
国语词典
猿猴 [yuán hóu]
⒈ 猿类与猴类的通称。
引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等三学士〉诗:「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
猿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剽疾释义:⒈敏捷。⒉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2.
嗉袋释义:⒈即嗉囊。 ⒉指猿猴类、啮齿类的颊囊。
- 3.
嚄咋释义:猿猴啼声。
- 4.
宗彝释义:⒈宗庙祭祀所用酒器。⒉指天子祭服上所绣虎与蜼的图象。因宗彝常以虎、蜼为图饰,因以借称。蜼,一种长尾猿猴,古人传说其性孝。⒊即蜼。一种长尾猿猴。古人以其形绣于衮服。
- 5.
山公释义:⒈晋山涛的别称。 ⒉晋山简,时人亦称山公。⒊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⒋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李约﹞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江登金山,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⒌雄性山魈。
- 6.
山狖释义:猿猴。
- 7.
山狙释义:猿猴。
- 8.
心猿释义:佛教语。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语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唐 罗隐《灵山寺》诗:“欲依师问道,何处繫心猿?”《水浒传》第一○一回:“芳芬绰约蕙兰儔,香飘雅丽芙蓉袖,两下里心猿都被月引花钩。”清 李渔《慎鸾交·情访》:“避色偏来窈窕,防身怕不坚牢,眼掛罘罳眉上锁,不许心猿往外跳。”参见“心猿意马”。
- 9.
情猿释义:指心,心情。谓人心动转不定,犹如猿猴,故称。
- 10.
惊猿脱兔释义: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 11.
狐媚猿攀释义: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 12.
狙猿释义:猿猴。
- 13.
猨狙释义:泛指猿猴。
- 14.
猱升释义:猿猱上树。 比喻像猿猴似地轻捷攀登。
- 15.
猱狖释义:泛指猿猴。
- 16.
猱玃释义:泛指猿猴。
- 17.
猳玃释义:猿猴类动物。
- 18.
猴猨释义:亦作“猴猿”。泛指猿猴属。
- 19.
猿吟释义:猿猴长鸣。
- 20.
猿狖释义:亦作“猨狖”。泛指猿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