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的意思
tiānxiàtàipíng

天下太平

简体天下太平
繁体
拼音tiān xià tài píng
注音ㄊ一ㄢ ㄒ一ㄚˋ ㄊㄞˋ ㄆ一ㄥˊ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tài,(1) 过于。【组词】:太长。(2) 极端,最。【组词】:太甚。太平。(3) 高,大。【组词】:太空。太学。(4) 很。【组词】:不太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组词】: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基本含义

天下太平是指世界和平、国泰民安的状态。

天下太平的意思

天下太平 [tiān xià tài píng]

1. 全国或全世界局势安定。

[all is at peace;]

天下太平 引证解释

⒈ 全国或世界局势安定。亦形容社会秩序好,到处都很安定。

《礼记·仲尼燕居》:“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以天下太平也。”
《汉书·王莽传上》:“太皇太后圣明, 安汉公 至仁,天下太平,五穀成孰。”
《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元年》:“雍 ……谓军士曰:‘今天下太平,汝曹能挽两石弓,不若识一丁字!’”
鲁迅 《坟·灯下漫笔》:“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用成语来说,就叫作‘天下太平’。”

如:社会是复杂的,不能靠发几个指示、下几道命令就做到天下太平


国语词典

天下太平 [tiān xià tài píng]

⒈ 世界或国家政治稳定,民生安乐。

《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西游记·第九回》:「天下太平,八方进贡,四海称臣。」

天下升平

兵连祸结 兵荒马乱 世界大乱


天下太平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兵荒马乱释义: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 2.
      兵连祸结释义:《汉书·匈奴传下》:“汉武帝选将练兵…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指战祸接连不断。

天下太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登释义:⒈谓连续二十七年皆五谷丰收。亦借指天下太平。《汉书·食货志上》:“三考黜陟,餘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餘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南朝 梁 沉约《劝农访民所疾苦诏》:“三登之美未臻,万斯之基尚远。”⒉谓五穀一年三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耒水》:“﹝ 便县 ﹞县界有温泉,在 郴县 之西北,左右有田数十顷……温水所溉,年可三登。”金 蔡珪《雪拟坡公韵》:“丰年待作三登兆,暮景重开六出花。”
    • 2.
      东封释义:汉 司马相如 临终前作《封禅文》,盛颂 汉 德宏大,请 武帝 东幸封 泰山、禅 梁父、以彰功业。相如 卒后八年,武帝 从其言,东至 泰山 行封禅事。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南朝 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宋 陆游《道室杂题》诗之三:“服之刀圭齿髮换,要看东封告太平。”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时清莫报君恩重,惟有一封书上劝东封。”章炳麟《时危》诗之三:“笑杀后来 陈叔寳,献书犹自请东封。”
    • 3.
      二亥释义:宋太祖 赵匡胤 生于丁亥年(927),太宗 赵炅 生于己亥年(939),因称“二亥”或“两亥”。宋 袁褧《枫窗小牍》卷上:“虚皇 曰:‘嗟尔诸天,听予涣号……下方大乱,予閔是痌,爰召 宓羲,遣兹讼灵。’下抚方州,二亥后先,命处天门,八方归王,天下太平。”
    • 4.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释义:把危亡视为安定,把暴乱视为天下太平。比喻看不到潜在的政治危机,苟且偷安。
    • 5.
      作治释义:⒈谓使天下太平。《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网纪。”⒉制作。亦指制造的成品。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兵器》:“宋 兴,太祖 将平定四方,命 魏丕 主作,责以称职。每造兵器,十日一进,谓之旬课,上亲閲之,作治之巧尽矣。”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兵器》:“景德 中,以岁造之器可支三二十年,而创作未已,天子念劳费之宜省也……令给用有餘诸作治以权宜罢焉。”
    • 6.
      倒戢干戈释义: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 7.
      倒载干戈释义: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 8.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释义: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 指天下太平。
    • 9.
      凤引九雏释义: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
    • 10.
      凿饮耕食释义:指百姓乐业,天下太平。
    • 11.
      刀枪释义:刀和枪,泛指武器: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形容战争结束,天下太平)。
    • 12.
      勾肆释义:古代伎人俳优的卖艺场所。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殿上下回廊,皆关朴钱物,饮食。伎艺人作场勾肆。罗列左右。”明 陶宗仪《辍耕录·射字法》:“用拊掌法代击鼓,殊无勾肆市井俗态,此天下太平,优游无事,谩以取一时之笑乐耳。”
    • 13.
      千里同风释义:比喻天下太平。
    • 14.
      即即足足释义:象声词。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譬如有一堆蛆虫在这里罢,一律即即足足,自以为是绅士淑女,文人学士,名宦高人,互相点头,雍容揖让,天下太平。”
    • 15.
      台阶平释义:三台星共六星,每台二星,成三阶。古人以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因以“台阶平”指天下太平。
    • 16.
      四海波静释义:比喻天下太平。
    • 17.
      四海升平释义: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 18.
      四海昇平释义:指天下太平。
    • 19.
      圣主垂衣释义:形容天下太平,无为而治。
    • 20.
      垂拱之化释义:垂拱:垂衣拱手,比喻无所事事,不费力气。旧时形容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登释义:⒈谓连续二十七年皆五谷丰收。亦借指天下太平。《汉书·食货志上》:“三考黜陟,餘三年食,进业曰登;再登曰平,餘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岁,遗九年食。”南朝 梁 沉约《劝农访民所疾苦诏》:“三登之美未臻,万斯之基尚远。”⒉谓五穀一年三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耒水》:“﹝ 便县 ﹞县界有温泉,在 郴县 之西北,左右有田数十顷……温水所溉,年可三登。”金 蔡珪《雪拟坡公韵》:“丰年待作三登兆,暮景重开六出花。”
    • 2.
      东封释义:汉 司马相如 临终前作《封禅文》,盛颂 汉 德宏大,请 武帝 东幸封 泰山、禅 梁父、以彰功业。相如 卒后八年,武帝 从其言,东至 泰山 行封禅事。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因以“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南朝 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诗:“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宋 陆游《道室杂题》诗之三:“服之刀圭齿髮换,要看东封告太平。”明 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时清莫报君恩重,惟有一封书上劝东封。”章炳麟《时危》诗之三:“笑杀后来 陈叔寳,献书犹自请东封。”
    • 3.
      二亥释义:宋太祖 赵匡胤 生于丁亥年(927),太宗 赵炅 生于己亥年(939),因称“二亥”或“两亥”。宋 袁褧《枫窗小牍》卷上:“虚皇 曰:‘嗟尔诸天,听予涣号……下方大乱,予閔是痌,爰召 宓羲,遣兹讼灵。’下抚方州,二亥后先,命处天门,八方归王,天下太平。”
    • 4.
      以危为安,以乱为治释义:把危亡视为安定,把暴乱视为天下太平。比喻看不到潜在的政治危机,苟且偷安。
    • 5.
      作治释义:⒈谓使天下太平。《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网纪。”⒉制作。亦指制造的成品。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兵器》:“宋 兴,太祖 将平定四方,命 魏丕 主作,责以称职。每造兵器,十日一进,谓之旬课,上亲閲之,作治之巧尽矣。”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兵器》:“景德 中,以岁造之器可支三二十年,而创作未已,天子念劳费之宜省也……令给用有餘诸作治以权宜罢焉。”
    • 6.
      倒戢干戈释义: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 7.
      倒载干戈释义: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 8.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释义: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 指天下太平。
    • 9.
      凤引九雏释义:为天下太平、社会繁荣的吉兆。
    • 10.
      凿饮耕食释义:指百姓乐业,天下太平。
    • 11.
      刀枪释义:刀和枪,泛指武器: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形容战争结束,天下太平)。
    • 12.
      勾肆释义:古代伎人俳优的卖艺场所。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殿上下回廊,皆关朴钱物,饮食。伎艺人作场勾肆。罗列左右。”明 陶宗仪《辍耕录·射字法》:“用拊掌法代击鼓,殊无勾肆市井俗态,此天下太平,优游无事,谩以取一时之笑乐耳。”
    • 13.
      千里同风释义:比喻天下太平。
    • 14.
      即即足足释义:象声词。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譬如有一堆蛆虫在这里罢,一律即即足足,自以为是绅士淑女,文人学士,名宦高人,互相点头,雍容揖让,天下太平。”
    • 15.
      台阶平释义:三台星共六星,每台二星,成三阶。古人以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因以“台阶平”指天下太平。
    • 16.
      四海波静释义:比喻天下太平。
    • 17.
      四海升平释义: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 18.
      四海昇平释义:指天下太平。
    • 19.
      圣主垂衣释义:形容天下太平,无为而治。
    • 20.
      垂拱之化释义:垂拱:垂衣拱手,比喻无所事事,不费力气。旧时形容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造句

1.那些认为天下太平,从此可以倒载干戈的人,实在太天真了。

2.有人以为天下太平了,可以高枕无忧了,这真是一种天真幼稚的想法。

3.天下太平,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4.虽然天下太平,但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

5.当今天下太平,国家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6.我们不要以为天下太平,就可以高枕无忧。

7.归马放牛,天下太平,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天下太平是什么意思 天下太平读音 怎么读 天下太平,拼音是tiān xià tài píng,天下太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天下太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