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ī,(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组词】: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组词】:铁丝。菌丝。肉丝。游丝。(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组词】: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组词】:情丝。愁丝。(6) 指弦乐器。【例句】: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sī,(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组词】: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组词】:铁丝。菌丝。肉丝。游丝。(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组词】: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组词】:情丝。愁丝。(6) 指弦乐器。【例句】: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1. 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2. 形容细微的感觉。犹一些、一点。
4. 象声词。
⒈ 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引唐 司空图 《灯花》诗之一:“蜀 柳丝丝羃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三:“鬱鬱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蕚是乡人。”
明 文徵明 《素发》诗:“素髮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像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
⒉ 形容细微的感觉。犹一些、一点。
引宋 苏轼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诗:“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
刘半农 《静》诗:“他俩已经麻木,不再觉得两边肋胁下一丝丝的噏着痛了。”
⒊ 象声词。
引茅盾 《子夜》七:“车子已经开进他家的大门,车轮在柏油路上丝丝地撒娇。”
管桦 《二十八宿》:“油灯丝丝地烧着,灯光里飘动着抽烟的烟雾。”
⒈ 形容极细。
引宋·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诗一〇首之八:「丝丝红萼弄春柔,不似疏梅只惯愁。」
1.好的文学家要有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语气轻重,丝丝入扣的本事。
2.这篇作文在论证中,层层相接,丝丝入扣,十分严密,值得我们学习。
3.这个小品的情节安排得丝丝入扣,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4.不熟悉生活,不掌握材料,就不能写出内容丰满,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来。
5.这本小说紧紧围绕“小”与“大”的关系,从正反两个方面,丝丝入扣,入情入理地分析,令人信服。
6.秋雨霏霏,飘飘洒洒。如丝,如绢,如雾,如烟。落在脸上凉丝丝,流进嘴里,甜津津,像米酒,像蜂蜜,使人如醺,如梦,如痴,如醉。
7.雨丝很细,很绵,像春天时空飘浮的柳絮,像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像人工纺出的轻纱,丝丝缕缕缠绵不断。
8.春雨思如丝,丝丝春雨像春姑娘身上的薄纱,随风飘动。
9.回忆是夜的伴侣,陪伴孤寂,翻开记忆,带着缕缕牵挂、丝丝思念。
10.母亲是心酸时的一句问候,让我得到一丝丝的慰藉。
11.棉絮似的云从天上飞过,丝丝缕缕地遮住泛出黄色微光的月亮。
12.父亲的爱像一杯茶,平淡的语言中有着对子女丝丝的牵挂。
13.一阵微风拂过,梨花在枝头颤动着,摇曳着,落下的水珠溅在脸上,调皮地滑到嘴边,用舌头舔一舔,甜滋滋凉丝丝的。
14.秋天,叶子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们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
15.友谊是一盏明灯,在黑暗中给你丝丝希望。
16.春雨思如丝,丝丝春雨像春姑娘身上的薄纱,随风飘动;像春姑娘洒下的丝线,轻轻垂下;像春姑娘缝衣的细针,扎进刚刚苏醒的大地。
17.人生是一杯茶,苦中有丝丝香气。
18.飒飒的秋风轻悄悄地牵起柔柳的手臂,伴着草丛里金铃子的歌声与蟋蟀的琴声,翩然起舞,夜来香和米兰幽然开放,散发出丝丝清冷的香味。
19.秋风如刀,收割着丰盈的五谷;秋风如扇,扇去夏日的闷热;秋风如帚,扫去心中丝丝的烦闷;秋风如伞,遮住烈炎红日的火热。
20.秋天的雨像情人的眼泪,总会带点丝丝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