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 lí,(1) 〔高丽〕朝鲜历史上的王朝,旧时习惯上沿用指称朝鲜。(2) 同“罹”,遭遇。
shēng,(1) 家畜。【组词】:牲口。牲灵。牲畜。(2) 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组词】:三牲。献牲。
1. 指古代祭祀时将所用的牲口系在石碑上。语出《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
3. 借指碑石。
⒈ 指古代祭祀时将所用的牲口系在石碑上。
引语出《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即入庙门,丽于碑。”
《仪礼·聘礼》“上当碑南陈” 汉 郑玄 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又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
⒉ 借指碑石。
引清 魏源 《陶文毅公神道碑》:“用敢删举其要者,揭诸丽牲以餉来世。”
王闿运 《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谓宜述徽迹,表之后来,是用伐石西山,鐫词丽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