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升遐 升遐的意思
shēngxiá

升遐

简体升遐
繁体
拼音shēng xiá
注音ㄕㄥ ㄒ一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ēng,(1) 容量单位。(2) 量粮食的器具。(3) 向上,高起,提高。【例句】:升力(亦称“举力”)。升格。升华(➊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➋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升迁。升值。升堂入室(喻人的学问造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精深)。晋升。提升。

xiá,(1) 远。【组词】:遐方。遐心。遐观。遐迩(远近)。遐举(进行;远扬)。遐想。(2) 长久。【组词】:遐龄。

基本含义

指人物的地位或身份得到提升或升迁。

升遐的意思

升遐 [shēng xiá]

1. 亦作“升假”。升天。帝王去世的婉辞。亦指后妃等死亡。谓离世隐居,学道修仙。参见:升遐。

升遐 引证解释

⒈ 帝王死去的婉辞。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及昇遐后,羣臣观其铭,皆上古之字。”
《魏书·尒朱荣传》:“去月二十五日圣体康悆,至於二十六日奄忽昇遐。”
《全唐诗》卷八六九载《嫁女诗》:“月照 驪山 露泣花,似悲先帝早昇遐。”
《天雨花》第十三回:“当今一旦昇遐去,继位储君险十分。”
1. 亦作“升假”。升天。 《淮南子·齐俗训》:“今欲学其道,不得其养气处神,而放其一吐一吸,时詘时伸,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高诱 注:“假,上也。”
汉 张衡 《思玄赋》:“涉清霄而升遐兮,浮蔑蠓而上征。”

⒉ 帝王去世的婉辞。亦指后妃等死亡。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伏维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燾无疆,昊天不弔,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咷,若丧考妣。”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九:“神宗 天性至孝,事 慈圣光献太后 尤谨,升遐之夕, 王禹玉 为相,入慰,执手号慟。”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唱道感嘆情多,恓惶泪洒,早得升遐,休休却是今生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出城市,徧野桑麻;哭甚么旧主升遐,告了个游春假。”
王季思 注:“升遐,皇帝去世。”

⒊ 谓离世隐居,学道修仙。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二八:“繫累名利场,駑骏同一輈;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晋书·许迈传》:“君元吉自天,宜学升遐之道。”
宋 苏轼 《辨道歌》:“一丹休别内外砂,长修久饵须升遐。肠中澄结无餘柤,俗骨变换颜如葩。”


国语词典

升遐 [shēng xiá]

⒈ 升天。

《文选·张衡·思玄赋》:「涉清霄而升遐兮,浮蠛蠓而上征。」

⒉ 帝王逝世。

《文选·潘岳·西征赋》:「武皇忽其升遐,八音遏于四海。」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高祖升遐,将太子承祐分付著郭威辅佐。」

⒊ 远离尘嚣,静心修道。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二八:「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宋·苏轼〈辨道歌〉:「一丹休别内外砂,长修久饵须升遐。」


升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升云释义:犹升遐。
    • 2.
      升假释义:见“升遐”。
    • 3.
      升遐释义:⒈帝王死去的婉辞。晋 王嘉《拾遗记·轩辕黄帝》:“及昇遐后,羣臣观其铭,皆上古之字。”《魏书·尒朱荣传》:“去月二十五日圣体康悆,至於二十六日奄忽昇遐。”《全唐诗》卷八六九载《嫁女诗》:“月照 驪山 露泣花,似悲先帝早昇遐。”《天雨花》第十三回:“当今一旦昇遐去,继位储君险十分。”⒉亦作“升假”。升天。《淮南子·齐俗训》:“今欲学其道,不得其养气处神,而放其一吐一吸,时詘时伸,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高诱 注:“假,上也。”汉 张衡《思玄赋》:“涉清霄而升遐兮,浮蔑蠓而上征。”⒊帝王去世的婉辞。亦指后
    • 4.
      宗英释义:皇室中才能杰出的人。《汉书·叙传下》:“长沙 寂漠,广川 亡声;胶东 不亮,常山 骄盈。四国絶祀,河閒 贤明,礼乐是修,为 汉 宗英。”《周书·萧撝传》:“撝 以母老,表请归养私门…… 高祖 未许。詔曰:‘开府 梁 之宗英,今则任等三事。所谓 楚 虽有材,周 实用之。’”唐 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宗英 李端公,守职甚昭焕。”《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昉 等草詔署讫,逼 之仪 连署,之仪 厉声曰:‘至上升遐,嗣主冲幼,阿衡 之任,宜在宗英。方今 赵王 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
    • 5.
      惊颷释义:同“惊飆”。明 李东阳《奉送梓宫至土城哭而有述》诗:“惊颷惨似升遐日,落景深留返照情。”清 曹寅《秋饮》诗:“惊颷飜白日,尘影落簷际。”
    • 6.
      玄枢释义:⒈天枢,北斗第一星。亦泛指北斗星。唐 王勃《乾元殿颂序》:“玄枢上运,十年开累圣之符;丹灶升遐,遗范敞谋孙之画。”⒉指把握道的奥义的枢纽。唐 皎然《寒栖子歌》:“栖子 妙今道已成,手把玄枢心运冥。”
    • 7.
      疏忼释义:上疏极谏。明 沉德符《野获编·宫闱·宪宗废后》:“皇太后圣諭,皇帝婚期在邇,必得贤淑为配……时去 睿皇 升遐纔五旬,而遽下此詔,盖宗祧之计重也。此事在 谢文正公 宏治 元年疏忼之前,当时不以为非。”
    • 8.
      眇年释义:幼年;少年。 《隋书·高祖纪上》:“及天崩地坼,先帝升遐,朕以眇年,奄经荼毒,亲受顾命,保乂皇家。”
    • 9.
      纕冠释义:丧冠。 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王上舍刻木》:“至丙申年,孝安皇太后 升遐,王(王彝则)亦製纕冠麻苴,被之木人,牵以哀临。”
    • 10.
      董狐笔释义:指 春秋 时 晋 国史官 董狐 在史策上直书 晋 卿 赵盾 弑其君的事。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为“董狐笔”。《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 杀 灵公 於 桃园。宣子 未出山而復。大史书曰‘赵盾 弑其君’,以示於朝。宣子 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 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唐 杜甫《写怀》诗之二:“祸首 燧人氏,厉阶 董狐 笔。”宋 文天祥《指南后录·正气歌》:“在 齐 太史简,在 晋 董狐 笔。”清 钱谦益《恭闻泰昌皇帝升遐涂次感泣赋
    • 11.
      陟方释义:⒈犹巡狩。天子外出巡视。《书·舜典》:“舜 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孔 传:“方,道也。舜 即位五十年,升道南方巡守,死于 苍梧 之野而葬焉。”孔颖达 疏:“升道,谓乘道而行也,天子之行,必是巡其所守之国,故通以巡守为名。”《文选·左思<吴都赋>》:“乌闻 梁 岷 有陟方之馆,行宫之基歟?”刘逵 注:“舜 陟方,谓南巡守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湘水》:“言 大舜 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 湘江。”⒉犹升遐。谓帝王之死。宋 岳珂《愧郯录·祖宗徽称》:“徽祖 以 绍兴 五年有陟方之哀。”
    • 12.
      陟配释义:⒈谓天子升遐后,于祭天时配享。《书·君奭》:“故 殷 礼陟配天,多歷年所。”孔 传:“故 殷 礼能升配天享,国久长,多歷年所。”《文选·颜延之<宋郊祀歌>》:“陟配在京,降德在民。”李周翰 注:“陟,升也。言天子升祖考以配天。”《新唐书·黎干传》:“景皇帝 非造我区夏,不得与 夏 之 禹、商 之 契、周 之 稷、汉高帝、魏武帝、晋宣帝、唐神尧皇帝 并功,而陟配圜丘,上与天匹,曾谓圜丘不如 林放 乎?”⒉泛指配享。宋 苏辙《蔡矇父挺赠开府仪同三司诰》:“治边之略,纪于一时。经远之功,著于来世。比缘陟配之享,
    • 13.
      陵园妾释义:唐 制,诸帝升遐,宫人无子者悉遣陵园供奉朝夕,事死若生时,谓之“陵园妾”。唐 白居易《陵园妾》诗:“陵园妾,颜色如花命如叶。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

升遐(shengx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升遐是什么意思 升遐读音 怎么读 升遐,拼音是shēng xiá,升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升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