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瀼瀼 瀼瀼的意思
rángráng

瀼瀼

简体瀼瀼
繁体
拼音ráng ráng
注音ㄖㄤˊ ㄖㄤˊ
结构AA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áng ràng,(1) (露水)多。【组词】:甘露瀼瀼。(2) 〔瀼河〕地名,在中国河南省。(3) 〔瀼瀼〕波浪开合的样子。(4) 水淤。 ◎ 〔泱瀼〕水浊。亦作“泱灢”。

ráng ràng,(1) (露水)多。【组词】:甘露瀼瀼。(2) 〔瀼河〕地名,在中国河南省。(3) 〔瀼瀼〕波浪开合的样子。(4) 水淤。 ◎ 〔泱瀼〕水浊。亦作“泱灢”。

瀼瀼的意思

瀼瀼 [ráng ráng]

1. 露水盛多。

野有曼草,零零瀼瀼。——《诗·郑风》

[ heavily wet with dew; ]

2. 波浪开合。

瀼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文选·木华·海赋》

[ surge; ]

瀼瀼 引证解释

⒈ 露浓貌。

《诗·小雅·蓼萧》:“蓼彼萧斯,零露瀼瀼。”
毛 传:“瀼瀼,露蕃貌。”
元 马致远 《赏花时·掬水月在手》套曲:“古镜当天秋正磨,玉露瀼瀼寒渐多。”
明 杨珽 《龙膏记·宠赐》:“称觴。瑞液瀼瀼,花源馥馥,春归万年枝上。”
胡熊锷 《生女慰内》诗:“瀼瀼冷露幽兰茁,襟祝初传莫喜悲。”
鲁迅 《莲蓬人》诗:“鷺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⒉ 波涛开合貌。

《文选·木华<海赋>》:“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
李善 注:“瀼瀼湿湿,开合之貌。”


国语词典

瀼瀼 [ráng ráng]

⒈ 露水很浓的样子。

《诗经·小雅·蓼萧》:「蓼彼萧斯,零露瀼瀼。」


瀼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开合释义:⒈分合。晋 木华《海赋》:“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⒉开闭。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箇信口开合。”黄宗英《美丽的眼睛》:“她什么也不能吃,气管虽已接好,嘴部还不能开合,也难以下咽。”⒊指诗文结构的铺展、收合等变化。清 沉德潜 周準《明诗别裁集·李梦阳》:“七言近体,开合动盪,不拘故方,準之 杜陵,几於具体。”臧克家《文不在长》:“王安石 的《读孟尝君传》,共九十字,驳成说,立己见,开合有度,层次分明。”⒋開閤:亦作“开阁”。汉 公孙弘 为宰相,“起客馆,
    • 2.
      泥涂释义:⒈亦作“泥涂”。亦作“泥途”。污泥;淤泥。《庄子·田子方》:“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於隶也。”宋 曾巩《序越州鉴湖图》:“每岁农隙当僦人濬湖,积其泥涂,以为丘阜。”⒉泥泞的道路。《六韬·励军》:“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唐 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清 南潜《听雨》诗:“前宵松月疑尘梦,明日泥涂听屐声。”应修人《梅雨后第一回晓游的路上要荷、舜、彦们吹箫》诗:“朝霞虽淡了晓星虽沉,露草瀼瀼的泥涂浑浑。”⒊比喻卑下的地位。《左传·襄公三十年》:“武 不才,任君之大事,以
    • 3.
      郊廛释义:亦作“郊鄽”。郊野与市廛。统指城内外。《陈书·高祖纪上》:“荣光曖曖,已冒郊廛;甘露瀼瀼,亟流庭苑。”唐 王勃《三月曲水宴得烟字》诗:“縈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鄽。”明 何景明《上李石楼方伯》诗:“薇花当省署,棠蕚满郊鄽。”清 钮琇《觚賸·粤社以榕》:“郊廛乡遂,无不有社,社皆依榕而立。”
    • 4.
      零瀼释义:《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瀼瀼。”后因以“零瀼”指霜重露浓等困扰征途之人的自然景象。

瀼瀼(rangr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瀼瀼是什么意思 瀼瀼读音 怎么读 瀼瀼,拼音是ráng ráng,瀼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瀼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