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组词】:清水。清泉。清流(①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②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风清。(2) 安静,不烦。【组词】:冷清。凄清。清闲。清静。清淡。清幽。清谧(宁静)。(3) 单纯不杂。【组词】:清唱。清茶。(4) 明白,明晰。【组词】: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层次清楚)。清亮。(5) 一点不留,净尽。【组词】:清除。肃清。清剿。清洗。清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6) 整理,查验。【组词】:清理。清查。清点。清仓。(7) 详细登记。【组词】:清册。清单。(8) 公正,廉洁。【组词】:清廉。清正。清官。清绩。(9) 洁净,纯洁。【组词】:清洁。清爽。冰清玉洁。(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组词】:清高。清绮。清雅。清操。清介(清高耿直)。清望(清白高尚的声望)。清识(高明的见识)。(11) 太平,不乱。【组词】:清平。清泰。清和。(12) 中国朝代名。【组词】:清代。清宫秘史。(13) 姓。
zhāi,(1)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组词】:书斋。聊斋。荣宝斋。(2)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组词】:斋戒。封斋(亦称“把斋”)。斋月。斋坛。斋会。斋果。(3)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组词】:斋饭。斋堂。吃斋。(4) 舍饭给僧人吃。【组词】:斋僧。
1. 谓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洁身静心以示诚敬。谓素食,长斋。清静之室。
⒈ 谓举行祭祀或典礼前洁身静心以示诚敬。
引《旧唐书·礼仪志四》:“其太尉行事前一日,於致斋所具羽仪卤簿,公服引入,亲授祝版,乃赴清斋所。”
唐 顾云 《华清词》诗:“相公清斋朝蕊宫,太上符籙龙蛇踪。”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文王 清斋三日,沐浴圣体。第三日, 文王 宣文武排鑾驾再去求贤。”
⒉ 谓素食,长斋。
引晋 支遁 《五月长斋》诗:“令月肇清斋,德泽润无疆。”
唐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清 唐孙华 《恕堂再次前韵见赠复次韵答之》:“中夜饥肠自雷转,清斋三月常无盐。”
⒊ 清静之室。
引郁达夫 《盐原日记诗抄》之二:“何人解得山居乐,六月清斋午梦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