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贺表 贺表的意思
biǎo

贺表

简体贺表
繁体賀表
拼音hè biǎo
注音ㄏㄜˋ ㄅㄧ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è,(1) 庆祝,祝颂。【组词】:祝贺。贺喜。贺词。贺电。贺礼。(2) 姓。

biǎo,(1) 外部,外面,外貌。【组词】:表面。外表。仪表。表象。表层。表皮。(2) 显示。【组词】:表示。表态。表征。表达。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3)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组词】:表汗。(4)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组词】:表册。表格。表报。调查表。(5)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组词】:钟表。手表。怀表。(6)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组词】:电表。(7) 标志,榜样。【例句】:表率(shuài )。为(wéi )人师表。(8)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组词】:表亲。表兄弟。(9) 测量的标尺。【组词】:表尺。圭表(古代测日影的器具)。(10)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组词】:表章。诸葛亮《出师表》。(11) 树梢。【组词】:林表。

基本含义

指表扬或祝贺。

贺表的意思

贺表 [hè biǎo]

1. 历代帝王有庆典武功等事,臣下所上的祝颂文表。

贺表 引证解释

⒈ 历代帝王有庆典武功等事,臣下所上的祝颂文表。

《南史·垣崇祖传》:“高帝 即位,方镇皆有贺表。”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文书》:“帅守监司遇有典礼及祥瑞,皆上四六句贺表。”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冬至》:“冬至郊天令节,百官呈递贺表。”


国语词典

贺表 [hè biǎo]

⒈ 旧时国家有庆典武功时,臣子呈给帝王的祝贺文书。

《南史·卷二五·垣护之传》:「高帝即位,方镇皆有贺表。」


贺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白释义:⒈三度下雪。《全唐诗》卷八八载《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宋 苏轼《次韵陈四雪中赏梅》:“高歌对三白,迟暮慰 安仁。”金 元好问《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河南 冬来已三白,土膏坟起如蜂房。”明 唐寅《拟瑞雪降群臣贺表》:“祥徵三白,允昭圣德之符。”⒉指盐、萝卜、饭。三者皆白色,故谓。《续谈助》卷五引 唐 杨华《膳夫经手录》:“萝卜,贫寠之家,与盐、饭皆行,号为三白。”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六:“东坡 尝与 刘贡父 言:‘某与舍弟习制科时,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间有八珍也。’贡父 问三白。
    • 2.
      中贺释义:古代臣子上贺表,例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或“诚欢诚庆,顿首顿首”一类的套语,表示祝贺。 后人编印文集时,每将其省略,夹注“中贺”二字代之。
    • 3.
      国寳释义:⒈国家的宝器。《左传·成公二年》:“子得其国寳,我亦得地,而紓於难,其荣多矣。”杜预 注:“国寳,谓甗磬。”唐 崔曙《奉试明堂火珠》诗:“遥知太平代,国寳在名都。”宋 叶适《受玉宝贺表》:“天运重来,国寳再得;感深昔念,喜甚今逢。”⒉特指传国玺。《新五代史·杂传·王珂》:“庄宗 自 鄆 入京师,末帝 闻 唐 兵且至,日夜涕泣,不知所为,自持国寳,指其宫室谓 瓚 曰:‘使吾保此者,繫卿之画如何耳!’”⒊国家的宝贵人材。《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寳也。”唐 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
    • 4.
      彫题释义:⒈古代部落名。因额上刺花纹,故称。题,额。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西胡、东越、彫题、交阯,独弃之乎?”⒉泛指额上刺花纹。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凡彫题漆齿之氓,尽图王会;若辫髮贯胸之长,咸隶象胥。”
    • 5.
      日逐释义:⒈匈奴 王号。后亦以泛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汉书·匈奴传上》:“﹝左贤王﹞病死,其子 先贤掸 不得代,更以为日逐王。日逐王者贱於左贤王。”《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圣德隆盛,威灵外覆,日逐举国而归德,单于称臣而朝贺。”吕向 注:“日逐、单于,皆 匈奴 名。”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丹书锡誓,既崇日逐之封;赤芾疏荣,仍懋秩訾之赏。”⒉每天。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销恨花》:“帝与 贵妃 日逐宴於树下。”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你如今多大年纪?日逐柴米,是那个供给你?”《儒
    • 6.
      注想释义:注望思念。唐文宗《上巳日赐裴度》诗:“注想待元老,识君恨不早。”唐 高彦休《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輟食再思,难允诚请;临轩注想,宜悉朕怀。”宋 陆游《会庆节贺表》:“蓬转逾二十年之久,每注想于冕旒。”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心方注想,身已翩然鸚鵡,遽飞而去,直达 宝 所。”
    • 7.
      淄青释义:唐 方镇名。或称 淄青平卢,或称 平卢。宝应 元年(公元762年)置,天祐 二年(公元905年)为 朱全忠 所并。其间节度使 李正己 祖孙三代割据达五十四年之久。唐 白居易《贺平淄青表》。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贺表》:“感以至诚,喜溢 淄青 之詔,陈之大训,荣逾飞白之书。”
    • 8.
      肃慎释义:亦作“肃眘”。古民族名。古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周武王、成王 时曾以楛矢、石砮来贡。一般认为 汉 以后的 挹娄、勿吉、靺鞨、女真 都和它有渊源关系。亦泛指远方之国。《左传·昭公九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邪与 肃慎 为邻,右以 暘谷 为界。”《汉书·武帝纪》:“海外 肃眘,北发 渠搜,氐羌 徠服。”颜师古 注:“《周书》序云:‘成王 既伐东夷,肃眘 来贺。’即谓此。”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诏宰相李德裕撰<异域归忠传>赐之群臣贺表》:“嘉靖 殷 邦,爰致 氐 羌
    • 9.
      肆眚释义:宽赦罪人。《春秋·庄公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杜预 注:“赦有罪也。”《后汉书·王符传》:“论者多曰:‘久不赦则姦轨炽,而吏不制,宜数肆眚以解散之。’此未昭政乱之本源,不察祸福之所生也。”唐 白居易《为宰相贺赦表》:“肆眚措刑,涤瑕荡秽,凡有圆首,纳於欢心。”宋 苏辙《明堂贺表》:“明堂礼毕大赦天下者,饗帝尊亲,古今之大典;推恩肆眚,天地之至仁。”
    • 10.
      胡运释义:泛指非汉族人的气数、国运。 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百年胡运,尚宽膏斧之诛;一统皇舆,忽覩献琛之会。”明 皇甫汸《广寒宫登眺》诗:“地随胡运改,栋与美人摧。”柳亚子《珍妃悼词》诗:“一代名花忍摧折,百年胡运早否倾。”
    • 11.
      虎拜释义:召穆公 名 虎,周宣王 时人。因平定 淮夷 之乱有功,王赐给他山川土田,召穆公 稽首拜谢。《诗·大雅·江汉》有“虎 拜稽首,天子万年”之语。后因称大臣朝拜天子为虎拜。明 陶宗仪《送邵升远应聘之京》诗:“天威咫尺黄金闕,虎拜三千白玉墀。”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贺表》:“瞻龙颜而有喜,肃虎拜而扬休。”《再生缘》第十三回:“黄金闕上旌旂动,白玉阶前剑珮摇,虎拜已完分左右,跪倒了,东平 千岁美英豪。”
    • 12.
      贺本释义:即贺表。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豫 抚任内,恭值乙巳年十月 慈禧 万寿,先期例进贺本,钱穀友人某君以稿呈画。”参见“贺表”。
    • 13.
      贺版释义:即贺表。
    • 14.
      闿怿释义:⒈亦作“闓泽”。 和乐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昆虫闓懌,回首面内。”颜师古 注:“闓读曰凯。言四方幽遐,皆怀和乐,回首革面,而内嚮也。”《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作“昆虫闓泽”。宋 陆游《皇太子受册贺表》:“国势奠安,舆情闓懌。”明 张居正《龙飞纪》:“是天下之鼓舞闓懌,莫不尊亲,又不待时雍协和,而后为《康衢》之歌,华 封之祝矣。”⒉开导,使通晓。明 陈子龙《送同年时子求之安阳令》诗之二:“蒸黎仰闓泽,武卫资奋扬。”
    • 15.
      阻陪释义:古时贺启中的套语。 犹言僻守遐荒,不获随例拜贺。宋 苏轼《贺兴龙节表》:“臣久尘法从,出领郡符。奉万年之觴,虽阻陪於下列;接千岁之统,犹及见於昇平。草木之情,日月所照。”宋 陆游《会庆贺表》之二:“嵩呼上千万寿之时,独阻陪於簪笏。”
    • 16.
      鹤算释义:鹤寿,长寿。唐 无名氏《上嘉会节贺表》:“值清明驭气之时,当仁寿悦随之始,固可年同鹤算,岁比山呼。”宋 刘克庄《贺新郎·二鹤》词:“古云鹤算谁能纪。叹归来,山川如故,人民非是。”明 邵璨《香囊记·庆寿》:“祈寿考,愿鹤算绵绵,福海滔滔。”

贺表(heb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贺表是什么意思 贺表读音 怎么读 贺表,拼音是hè biǎo,贺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贺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