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蚍蜉 蚍蜉的意思

蚍蜉

简体蚍蜉
繁体
拼音pí fú
注音ㄆㄧˊ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 ◎ 〔蚍蜉〕大蚂蚁,如“蚍蚍撼大树”。

fú,(1) 〔蜉蝣〕昆虫,幼虫生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翅两对,在水面飞行。成虫生存期极短,交尾产卵后即死。(2) 〔蚍蜉〕见“蚍”。

基本含义

比喻力量微小、渺小。

蚍蜉的意思

蚍蜉 [pí fú]

1. 一种大蚂蚁。

[a species of big ant;]

蚍蜉 引证解释

⒈ 大蚁。

《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 汉 郑玄 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復成大垤。”
唐 孟郊 《吊卢殷》诗之四:“可怜无子翁,蚍蜉缘病肌。”
明 宋濂 《燕书》之十一:“夫王孙甝虪,兽也;伯赵,禽也;蚍蜉,虫也,皆口不能言,冥顽不灵,其可服而制之者,奠心志寧嗜欲故也。”

⒉ 犹言小丑。常用作对敌人的蔑称。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是时战舰多貔貅,相随大树驱蚍蜉。”
袁鹰 《深深的怀念》:“那些逆时代车轮而动的小丑,妄想摇撼参天大树的蚍蜉,人们对他们只有憎恨、愤慨和唾弃。”

⒊ 轻视。

金 申万全 《和陈舜俞诗》:“酌君安得如川酒,醉眼蚍蜉万户侯。”

⒋ 比喻微小的力量。参见“蚍蜉援”。

清 唐孙华 《寄题和州王氏五烈祠》诗:“石印山 头烽火惊,孤城望援蚍蜉絶。”

⒌ 紫荆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紫荆》:“蚍蜉,火蟣。

《尔雅翼》:芘芣,紫荆。春时开花,紫色,自根及干连接甚密,有类蟣窠,故《尔雅》名蚍蜉,俗曰火蟣。”


国语词典

蚍蜉 [pí fú]

⒈ 动物名。一种大蚁。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色灰,头大,触角很大。有营社会化的集团生活,也有单独生活的。


蚍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撼树蚍蜉释义:撼:摇动。 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 2.
      时术释义:时时学习。《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孔颖达 疏:“蚁子,小虫,蚍蜉之子。时时术学衔土之事而成大垤。”孙希旦 集解:“术,学也。蚍蜉之子,其力微矣,然时时学术蚍蜉之所为,则能成大垤。”唐 元稹《蚁子》诗之二:“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 3.
      流丸释义:⒈滚动的丸。《荀子·大略》:“语曰: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知者。”宋 司马光《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侄良富》诗:“壮年不再来,急景如流丸。”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流丸自向甌臾止,但笑蚍蜉撼树狂。”⒉即流弹。《惩毖录》:“流丸中 舜臣 左肩,血流至踵。”参见“流弹”。
    • 4.
      熬谷释义:干炒过的谷物。 古时用以置棺旁,防蚍蜉侵尸。
    • 5.
      蚁裳释义:玄色下衣。 《书·顾命》:“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 孔 传:“蚁,裳名,色玄。” 孔颖达 疏:“蚁者,蚍蜉虫也。此虫色黑,知蚁裳色玄,以色玄如蚁,故以蚁名之。”
    • 6.
      蚍蚁释义:唐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外无蚍蜉蚁子之援。”后因以“蚍蚁”比喻微小的力量。
    • 7.
      蚍蜉援释义:喻微小的援助。语本 唐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清 赵翼《漳州木棉庵怀古》诗:“围城久絶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鬭。”清 唐孙华《永嘉令马公赐谥索诗》之一:“蚍蜉援絶当流矢,雀鼠粮空自结缨。”
    • 8.
      蚍蜉撼大木释义:见“蚍蜉撼大樹”。
    • 9.
      蚍蜉撼树释义: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狂妄,不自量力。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撼:摇动。
    • 10.
      蚍蝣释义:蚍蜉和蜉蝣。 极言其小。
    • 11.
      蛾术释义:《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郑玄 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復成大垤。”后因以“蛾术”比喻勤学。
    • 12.
      衽席释义:⒈亦作“袵席”。床褥与莞簟。《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凡褻器。”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衽席,单席也。”贾公彦 疏:“衽席者,亦燕寝中卧席…… 司农 云‘单席’,则卧之簟席。”钱玄《三礼名物通释·衣服·韨舄》:“衽席之制,牀上版曰笫,亦曰簀。笫上之席曰莞,亦曰簟。簟上加衽,衽即褥。”⒉泛指卧席。《韩诗外传》卷二:“姬(樊姬)曰:‘妾得侍於王,执巾櫛,振衽席,十有一年矣。’”唐 李德裕《蚍蜉赋》序:“此郡多蚍蜉,余所居临流,实繁其类,或聚於袵席,或入於盘盂,终日厌苦,而不知可御之术

蚍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撼树蚍蜉释义:撼:摇动。 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 2.
      时术释义:时时学习。《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孔颖达 疏:“蚁子,小虫,蚍蜉之子。时时术学衔土之事而成大垤。”孙希旦 集解:“术,学也。蚍蜉之子,其力微矣,然时时学术蚍蜉之所为,则能成大垤。”唐 元稹《蚁子》诗之二:“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 3.
      流丸释义:⒈滚动的丸。《荀子·大略》:“语曰: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知者。”宋 司马光《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侄良富》诗:“壮年不再来,急景如流丸。”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流丸自向甌臾止,但笑蚍蜉撼树狂。”⒉即流弹。《惩毖录》:“流丸中 舜臣 左肩,血流至踵。”参见“流弹”。
    • 4.
      熬谷释义:干炒过的谷物。 古时用以置棺旁,防蚍蜉侵尸。
    • 5.
      蚁裳释义:玄色下衣。 《书·顾命》:“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 孔 传:“蚁,裳名,色玄。” 孔颖达 疏:“蚁者,蚍蜉虫也。此虫色黑,知蚁裳色玄,以色玄如蚁,故以蚁名之。”
    • 6.
      蚍蚁释义:唐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外无蚍蜉蚁子之援。”后因以“蚍蚁”比喻微小的力量。
    • 7.
      蚍蜉援释义:喻微小的援助。语本 唐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清 赵翼《漳州木棉庵怀古》诗:“围城久絶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鬭。”清 唐孙华《永嘉令马公赐谥索诗》之一:“蚍蜉援絶当流矢,雀鼠粮空自结缨。”
    • 8.
      蚍蜉撼大木释义:见“蚍蜉撼大樹”。
    • 9.
      蚍蜉撼树释义: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狂妄,不自量力。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撼:摇动。
    • 10.
      蚍蝣释义:蚍蜉和蜉蝣。 极言其小。
    • 11.
      蛾术释义:《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郑玄 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復成大垤。”后因以“蛾术”比喻勤学。
    • 12.
      衽席释义:⒈亦作“袵席”。床褥与莞簟。《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凡褻器。”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衽席,单席也。”贾公彦 疏:“衽席者,亦燕寝中卧席…… 司农 云‘单席’,则卧之簟席。”钱玄《三礼名物通释·衣服·韨舄》:“衽席之制,牀上版曰笫,亦曰簀。笫上之席曰莞,亦曰簟。簟上加衽,衽即褥。”⒉泛指卧席。《韩诗外传》卷二:“姬(樊姬)曰:‘妾得侍於王,执巾櫛,振衽席,十有一年矣。’”唐 李德裕《蚍蜉赋》序:“此郡多蚍蜉,余所居临流,实繁其类,或聚於袵席,或入於盘盂,终日厌苦,而不知可御之术

蚍蜉造句

1.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

2.人与大象比力气就好比蚍蜉撼树。

3.一小撮国际反华分子想分裂中国,实在是蚍蜉撼树不自量。

4.他这种蚍蜉撼树的举动,对事情的发展,产生不了作用。

5.儒家学说自有长处,不是他蚍蜉撼树所能动摇的。

6.儒家学说自有长处,不是他蚍蜉撼树所能动摇纺。

7.就凭你们三五个人就想把这条大河治好!真是蚍蜉撼树。

8.他这种蚍蜉撼树的举动,对事情的发展,產生不了作用。

9.日军率领十万伪军想攻占有十亿中华儿女的中国,这无异于蚍蜉撼树,实在太可笑了。

10.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蚍蜉(pi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蚍蜉是什么意思 蚍蜉读音 怎么读 蚍蜉,拼音是pí fú,蚍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蚍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