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固 [ān gù]
1. 安定巩固。
3. 犹平安。
安固 引证解释
⒈ 安定巩固。
引《荀子·强国》:“自四五万而往者,强胜,非众之力也,隆在信矣;自数百里而往者,安固,非大之力也,隆在修政矣。”
《后汉书·皇甫规传》:“夫德不称禄,犹凿墉之趾,以益其高。岂量力审功安固之道哉?”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惟先王光有天下,必正我邦本,以立人极,建储贰以宗祧;所以启大猷,安固洪业,斯前代之令典也。”
⒉ 犹平安。
引宋 范仲淹 《与蔡钦圣殿丞书》:“近辱手笔,承动止安固。”
国语词典
安固 [ān gù]
⒈ 安定巩固。
引《后汉书·卷六五·皇甫规传》:「夫德不称禄,犹凿墉之趾,以益其高。岂量力审功安固之道哉?」
《文选·曹冏·六代论》:「非所以保守社稷,安固国嗣也。」
安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山鬼释义:⒈山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北齐 樊逊《天保五年举秀才对策》:“山鬼效灵,海神率职。”明 高启《陪临川公游天池》诗:“客来岂先知,定有山鬼报。”郭沫若《屈原》第二幕:“第九人为山鬼,女像,面色蓝,手执桂枝。”⒉山精。传说中的一种独脚怪物。南朝 宋 郑缉之《永嘉郡记》:“安固县 有山鬼,形体如人而一脚,裁长一尺许,好噉盐,伐木人盐輒偷将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犯,犯之即不利也。喜於山涧中取食蟹。”唐 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清 洪亮吉《山斋访冒鸣茹
- 2.
楚人弓释义:《孔子家语·好生》:“楚王 失弓,楚 人得之,又何求之?”后“楚人弓”常用为典,多比喻失而复得之物,表示对得失的达观态度。清 钱谦益《喜复官诰赠内戏效乐天作》诗:“三年偶失 楚 人弓,忧喜回旋似塞翁。我褫緋衣缘底罪,君还紫誥有何功。”清 唐孙华《闲居写怀》诗:“忧喜塞翁马,得失 楚 人弓。时命苟不谐。不如安固穷。”亦省作“楚弓”。《周书·武帝纪下》:“朕垂拱巖廊,君临宇县,相 邠 民於海内,混 楚 弓於天下,一物失所,有若推沟。”明 杨珽《龙膏记·藏春》:“春光漏洩出闺门,展转狐疑不定,怎做得 楚 弓得失
- 3.
脩政释义:⒈脩明政教。《左传·桓公六年》:“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脩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於难。”《淮南子·泰族训》:“勾践 栖於 会稽,脩政不殆,謨虑不休,知祸之为福也。”⒉改正,修改使正确。《荀子·强国》:“自数百里而往者,安固,非大之力也,隆在脩政矣。”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五》:“政,非政事之政,脩政即脩正也。言必自脩自正,然后国家可得而安也。”
- 4.
蟹浦释义:⒈地名。在今 浙江省 宁波市 镇海区 西北海滨。《陈书·留异传》:“梁 代为 蟹浦 戍主,歷 晋安、安固 二县令。”⒉地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西南。宋 傅肱《蟹谱》上篇:“南齐 建武 四年,崔慧景 作乱,到都下(今之 金陵)不克,单马至 蟹浦,投渔人 太叔荣之。”
- 5.
鸳鸯泺释义:古湖泊名。 亦名 鸳鸯泊。蒙古语曰 昂吉尔图,亦称 安固里淖尔。其地南北皆水泺,以其两水,故名。一说,因水禽唯鸳鸯最多而得名。在今 河北省 张北县 西北境。辽 金 之世,历为帝王狩猎之所。明 后称 集宁海子。《辽史·天祚帝纪一》:“二月癸卯,微行,视民疾苦。丙午,幸 鸳鸯濼。”元 周伯琦《鸳鸯泺作》诗:“官路何逶迆,里数不可度。宿止有常程,晚次 鸳鸯濼。”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九·云州堡》:“鸳鸯泊,堡西北百餘里,周八十里,其水停积不流。自 辽 金 以来,为飞放之所。宋 宣和 四年,金 人自 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