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ú,(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组词】: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组词】: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组词】: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组词】: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xí,(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组词】:练习。学习。实习。(2) 学。【组词】:习文。习武。(3) 对某事熟悉。【组词】:习见。习闻。习以为常。(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组词】:习惯。积习。陈规陋习。(5) 相因。【组词】:世代相习。习习相因。(6) 姓。
1. 流俗,习尚。
⒈ 流俗,习尚。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张安贫儿镂臂文》:“唐 宋 间恶少,竞刺其身,恣为不法…… 宋 至南渡,尚多此俗。
引《水滸传》至不足信,然亦可徵当时俗习若斯。”
1.长征队伍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指战员入乡随俗,处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受到热烈的欢迎。
2.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
3.章教授是一位研究世界各国人民风俗习惯的专家。
4.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首先要随乡入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5.文化适应是指属于某种文化的人们融入其他风俗习惯的过程。
6.多数旧风俗习惯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的原因是它们大多与封建迷信有关,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7.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8.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9.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