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zhèn,(1) 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例句】:“震夷伯之庙”。震霆。(2) 雷。【例句】:“烨烨震电。”(3)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组词】:震撼。震荡。震颤。震响。震动。声震遐迩。(4)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组词】:地震。身子不由得一震。(5) 特指“地震”。【组词】:震灾。震源。震中。震级。震情。防震。抗震。余震。(6) 〔震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7)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组词】:震惊。震怒。震骇。震慑。
1. 地球局部的震动或颤动,伴有造山运动或其他地壳运动。
英[earthquake; seism; quake;]
⒈ 由地球内部的变动引起的地壳的急剧变化和地面的震动。古又称地动。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竹书纪年》 帝乙 三年。 《春秋》 文公 九年, 襄公 十六年, 昭公 十九年、二十三年, 哀公 三年以及其他古代文献都有许多关于地震的记载。
引《国语·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元帝 大兴 元年四月, 西平 地震。”
毛志成 《啊,黄河长江的子孙》诗:“伟大的中华儿女呵,第一个测出了神秘的地震。”
⒉ 比喻社会变动或引起震动的事件。
引《人民日报》1965.4.18:“新老殖民主义的脚下,到处发生地震。”
⒈ 由地球内部的变动所引起的地壳震动。
引《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丙辰,京师地震。」
例如:「地震时,要尽速逃往空地,或躲到墙角、桌下。」
近地动
1.地震发生后,领导深入群众,嘘寒问暖。
2.地震开始了,到处地裂山崩,人们惊恐万状。
3.唐山大地震时,那真的是天摇地动。
4.顷刻间山摇地动,大地震发生了。
5.是你把我从地震的废墟中救出来,这真是恩深义重,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啊!
6.在地震后的断壁残垣中,一株小草顽强地活了下来。
7.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搜集地震的资料,有如沙里淘金,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8.由于那场扼地震,使得这个村落物换星移,人事已非。物换星移造句。
9.由于地震来的突然,猝不及防,我们的村庄损失严重。
10.地震的那天晚上,他一下子就从床上跳下来,冲到了院里,当时科头跣足,样子十分狼狈。
11.一场扼地震让许多人从富有变成一贫如洗。
12.一场大地震让许多人从富有变成一贫如洗。
13.自从大地震后,这里的游客七零八落,不复从前盛况。
14.唐山大地震死伤不计其数。
15.一场扼地震把这一带的建筑物震得东倒西歪,危如累卵。
16.地震的近期预报一发出,闹得人心惶惶,日夜不安。
17.在地震的时候,全世界的人们众志成城一起救助灾区!
18.闢建游乐场一事本已成熟,但大地震后,偃旗息鼓,无人再提。
19.日本的大地震让他们全国上下所有人都兔死狐悲的伤悲。
20.地震后的张北,到处都是千疮百孔,真是百废待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