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地震 地震的意思
zhèn

地震

简体地震
繁体
拼音dì zhèn
注音ㄉ一ˋ ㄓ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zhèn,(1) 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例句】:“震夷伯之庙”。震霆。(2) 雷。【例句】:“烨烨震电。”(3)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组词】:震撼。震荡。震颤。震响。震动。声震遐迩。(4)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组词】:地震。身子不由得一震。(5) 特指“地震”。【组词】:震灾。震源。震中。震级。震情。防震。抗震。余震。(6) 〔震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7)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组词】:震惊。震怒。震骇。震慑。

基本含义

形容动静非常大,引起人们惊恐的景象。

地震的意思

地震 [dì zhèn]

1. 地球局部的震动或颤动,伴有造山运动或其他地壳运动。

[earthquake; seism; quake;]

地震 引证解释

⒈ 由地球内部的变动引起的地壳的急剧变化和地面的震动。古又称地动。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竹书纪年》 帝乙 三年。 《春秋》 文公 九年, 襄公 十六年, 昭公 十九年、二十三年, 哀公 三年以及其他古代文献都有许多关于地震的记载。

《国语·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元帝 大兴 元年四月, 西平 地震。”
毛志成 《啊,黄河长江的子孙》诗:“伟大的中华儿女呵,第一个测出了神秘的地震。”

⒉ 比喻社会变动或引起震动的事件。

《人民日报》1965.4.18:“新老殖民主义的脚下,到处发生地震。”


国语词典

地震 [dì zhèn]

⒈ 由地球内部的变动所引起的地壳震动。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丙辰,京师地震。」

如:「地震时,要尽速逃往空地,或躲到墙角、桌下。」

地动


地震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地动释义:地球的运动。

地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丧生释义:丧命:一百余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
    • 2.
      主震释义:发生在同一地质构造带上或同一震源体内的一系列地震中,最大的一次叫做主震。
    • 3.
      伏尔待定释义:说地震发生时,在室内不要往外奔逃,找一个能保护自己的地方趴下,即使房屋倒塌了,人的生命也能得到保护。
    • 4.
      余震释义:大地震之后紧跟着发生的小地震。较大的余震也能造成破坏。
    • 5.
      倒坏释义:倒塌崩坏。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復有四年之奇荒,七年之地震……屋舍尽皆倒坏,男妇压死万餘。”
    • 6.
      候风地动仪释义:我国东汉时天文学家张衡创制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简称地动仪。
    • 7.
      内力作用释义:指由地球内部营力(如温度、压力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 8.
      切让释义:严厉责备。 《汉书·霍光传》:“光 闻之,切让 王莽。”《后汉书·陈忠传》:“近以地震策免司空 陈襃,今者灾异,復欲切让三公。”《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二年》:“金州 刺史 滕王 元婴 骄奢纵逸……上赐书切让之。”《明史·胡宗宪传》:“帝怒,尽夺诸将 大猷 等职,切让 宗宪,令剋期平贼。”
    • 9.
      前兆释义:某些事物在将要暴露或发作之前的一些征兆:由于地球内部地质结构千差万别,各地出现的地震前兆也不尽相同。
    • 10.
      前震释义:大地震之前发生的小地震。
    • 11.
      动地释义:震撼大地。《公羊传·文公九年》:“地震者何?动地也。”《北齐书·神武纪上》:“神武 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慟,哭声动地。”唐 白居易《长恨歌》:“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毛泽东《七律·答友人》:“洞庭 波涌连天雪,长岛 人歌动地诗。”
    • 12.
      压覆释义:埋没;困顿。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两监》:“广德 二年制 京兆府 进士,并令补国子生,斯乃救压覆者耳。”宋 司马光《赐宰臣曾公亮不允批答》:“朕以不德,灾及元元,地震冀方,隄防横溃,流离压覆,靡所底居,朕夙夜震惧,不忘於心。”清 吴敏树《上曾侍郎书》:“先生之忠勇悲愤,几不顾一世压覆之忧矣!”
    • 13.
      发震断裂释义:具有潜在地震活动的断裂浅源地震多与断裂活动有关。
    • 14.
      发青释义:⒈因变化而显现青色。形容盛怒时的脸色。茅盾《子夜》十一:“冯眉卿 再也耐不住了,脸色发青,眼光像会把人钉死。”叶圣陶《四三集·邻居》:“‘由我们家里起的?’爸爸的脸色发青了。”⒉因变化而显现青色。形容黎明的天色。老舍《骆驼祥子》九:“掀开被看看,窗纸被院中的月光映得发青,像天要亮的样子。”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这时天已发青……江堤上的电灯更像水晶灯一样闪光,机器的轰隆声还一个劲地震响。”⒊因变化而显现青色。静脉淤血的现象。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而皮肤打得发青,也并不算毁损了生理的机能。
    • 15.
      周边波释义:运动方向平行地球表面的地震波。
    • 16.
      固体地球物理学释义:曾称“大地物理学”。研究地壳及其以下部分的内部构造、组成、物理性质和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学科。有地震学、地磁学、地力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分支学科。
    • 17.
      地光释义:地震前的闪光。
    • 18.
      地动山摇释义: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 19.
      地动山摧释义: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 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同“地动山摇”。
    • 20.
      地变释义:地体变动。多指地震、山崩。古人以之为天示凶兆。汉 申培《诗说·小正传》:“幽王 之时,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魏书·崔浩传》:“比年以来,天灾地变,都在 秦 凉。”

地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丧生释义:丧命:一百余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
    • 2.
      主震释义:发生在同一地质构造带上或同一震源体内的一系列地震中,最大的一次叫做主震。
    • 3.
      伏尔待定释义:说地震发生时,在室内不要往外奔逃,找一个能保护自己的地方趴下,即使房屋倒塌了,人的生命也能得到保护。
    • 4.
      余震释义:大地震之后紧跟着发生的小地震。较大的余震也能造成破坏。
    • 5.
      倒坏释义:倒塌崩坏。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復有四年之奇荒,七年之地震……屋舍尽皆倒坏,男妇压死万餘。”
    • 6.
      候风地动仪释义:我国东汉时天文学家张衡创制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简称地动仪。
    • 7.
      内力作用释义:指由地球内部营力(如温度、压力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 8.
      切让释义:严厉责备。 《汉书·霍光传》:“光 闻之,切让 王莽。”《后汉书·陈忠传》:“近以地震策免司空 陈襃,今者灾异,復欲切让三公。”《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二年》:“金州 刺史 滕王 元婴 骄奢纵逸……上赐书切让之。”《明史·胡宗宪传》:“帝怒,尽夺诸将 大猷 等职,切让 宗宪,令剋期平贼。”
    • 9.
      前兆释义:某些事物在将要暴露或发作之前的一些征兆:由于地球内部地质结构千差万别,各地出现的地震前兆也不尽相同。
    • 10.
      前震释义:大地震之前发生的小地震。
    • 11.
      动地释义:震撼大地。《公羊传·文公九年》:“地震者何?动地也。”《北齐书·神武纪上》:“神武 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慟,哭声动地。”唐 白居易《长恨歌》:“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毛泽东《七律·答友人》:“洞庭 波涌连天雪,长岛 人歌动地诗。”
    • 12.
      压覆释义:埋没;困顿。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两监》:“广德 二年制 京兆府 进士,并令补国子生,斯乃救压覆者耳。”宋 司马光《赐宰臣曾公亮不允批答》:“朕以不德,灾及元元,地震冀方,隄防横溃,流离压覆,靡所底居,朕夙夜震惧,不忘於心。”清 吴敏树《上曾侍郎书》:“先生之忠勇悲愤,几不顾一世压覆之忧矣!”
    • 13.
      发震断裂释义:具有潜在地震活动的断裂浅源地震多与断裂活动有关。
    • 14.
      发青释义:⒈因变化而显现青色。形容盛怒时的脸色。茅盾《子夜》十一:“冯眉卿 再也耐不住了,脸色发青,眼光像会把人钉死。”叶圣陶《四三集·邻居》:“‘由我们家里起的?’爸爸的脸色发青了。”⒉因变化而显现青色。形容黎明的天色。老舍《骆驼祥子》九:“掀开被看看,窗纸被院中的月光映得发青,像天要亮的样子。”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这时天已发青……江堤上的电灯更像水晶灯一样闪光,机器的轰隆声还一个劲地震响。”⒊因变化而显现青色。静脉淤血的现象。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而皮肤打得发青,也并不算毁损了生理的机能。
    • 15.
      周边波释义:运动方向平行地球表面的地震波。
    • 16.
      固体地球物理学释义:曾称“大地物理学”。研究地壳及其以下部分的内部构造、组成、物理性质和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学科。有地震学、地磁学、地力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分支学科。
    • 17.
      地光释义:地震前的闪光。
    • 18.
      地动山摇释义: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 19.
      地动山摧释义: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 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同“地动山摇”。
    • 20.
      地变释义:地体变动。多指地震、山崩。古人以之为天示凶兆。汉 申培《诗说·小正传》:“幽王 之时,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魏书·崔浩传》:“比年以来,天灾地变,都在 秦 凉。”

地震造句

1.地震发生后,领导深入群众,嘘寒问暖。

2.地震开始了,到处地裂山崩,人们惊恐万状。

3.唐山大地震时,那真的是天摇地动。

4.顷刻间山摇地动,大地震发生了。

5.是你把我从地震的废墟中救出来,这真是恩深义重,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啊!

6.地震后的断壁残垣中,一株小草顽强地活了下来。

7.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搜集地震的资料,有如沙里淘金,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8.由于那场扼地震,使得这个村落物换星移,人事已非。物换星移造句。

9.由于地震来的突然,猝不及防,我们的村庄损失严重。

10.地震的那天晚上,他一下子就从床上跳下来,冲到了院里,当时科头跣足,样子十分狼狈。

11.一场扼地震让许多人从富有变成一贫如洗。

12.一场大地震让许多人从富有变成一贫如洗。

13.自从大地震后,这里的游客七零八落,不复从前盛况。

14.唐山大地震死伤不计其数。

15.一场扼地震把这一带的建筑物震得东倒西歪,危如累卵。

16.地震的近期预报一发出,闹得人心惶惶,日夜不安。

17.地震的时候,全世界的人们众志成城一起救助灾区!

18.闢建游乐场一事本已成熟,但大地震后,偃旗息鼓,无人再提。

19.日本的大地震让他们全国上下所有人都兔死狐悲的伤悲。

20.地震后的张北,到处都是千疮百孔,真是百废待兴啊!

地震(diz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地震是什么意思 地震读音 怎么读 地震,拼音是dì zhèn,地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地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