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退师 退师的意思
tuìshī

退师

简体退师
繁体退師
拼音tuì shī
注音ㄊㄨㄟˋ ㄕ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退

tuì,(1) 向后移动,与“进”相对。【组词】:退步。退路。退却。退让。倒退。(2) 离开,辞去。【组词】:退席。退伍。退职。退休。引退。(3) 送还,不接受,撤销。【组词】:退还。(4) 脱落。【组词】:退色。退毛。减退。(5) 和柔的样子。【组词】:退然。(6) 迟缓,畏缩。【例句】:“求也退”。

shī,(1) 教人的人。【组词】: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 )为人师。(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组词】:工程师。医师。技师。(3) 效法。【组词】:师法古人。(4) 榜样。【组词】:师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组词】:师母。师兄。师弟。师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组词】:法师。禅师。(7) 军队。【组词】:会师。出师。(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组词】:师长。师座。(9) 一国的首都。【组词】:京师。(10) 姓。

基本含义

指学生退出师门,不再拜师学艺。

退师的意思

退师 [tuì shī]

1. 撤退军队。

退师 引证解释

⒈ 撤退军队。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 退师, 郑 人脩城,进復围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二月, 金 人始退师。”
甘簃 《辛亥革命和议之秘史》:“冯国璋 止戈 夏口,张勋 退师 白门。”


退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盛释义:整肃雄壮;庄严雄伟。《北齐书·文宣帝纪》:“ 周文帝 闻帝军容严盛,叹曰:‘ 高欢 不死矣。’遂退师。”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邑有 东海 大帝 祠,帐殿严盛,祷享填委。”
    • 2.
      党论释义:⒈正直之论。 党,通“讜”。宋 曾巩《节相制》:“嘉谋党论,简在朕心;广誉善声,洽于舆论。”清 吴祖修《书牧斋诗后》诗:“当年党论推尊宿,近日骚坛尚典型。”⒉朋党之间的争论。宋 叶适《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自 韩侂胄 用,党论起,士大夫或去或逐。”《宣和遗事》后集:“奈何 斡离不 退师之后,庙堂方争立党论,略无远谋。”清 顾炎武《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诗:“党论正纷挐,中朝并嚚讼。”严复《主客平议》:“于是党论朋兴,世俗之人从而类分之:若者为旧,若者为新。”
    • 3.
      出质释义:⒈出为人质。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 退师。郑 人脩城。进復围之,三月,克之…… 潘尫 入盟,子良 出质。”⒉射出的箭未中箭靶。汉 刘向《说苑·君道》:“晏子 没十有七年,景公 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⒊把东西典当出去。清 方苞《将园记》:“其后定居 土街,宅出质,园无主……又三年,园亦出质。”
    • 4.
      暴威释义:⒈强暴的威势。郭沫若《关于曹禺的<雷雨>》:“甚至还有两三千年前的旧观念往往在社会上都还在逞着暴威。”⒉显耀的威势。《三国志·魏志·臧洪传》:“主人当鉴我曹辈,反旌退师,治兵 鄴 垣,何宜久辱盛怒,暴威於吾城下哉?”
    • 5.
      退师释义:撤退军队。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 退师,郑 人脩城,进復围之。”宋 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二月,金 人始退师。”甘簃《辛亥革命和议之秘史》:“冯国璋 止戈 夏口,张勋 退师 白门。”
    • 6.
      逵路释义:四通八达的大道。《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 退师,郑 人修城,进復围之,三月克之,入自 皇门,至于逵路。”杜预 注:“涂方九轨曰逵。”《淮南子·说林训》:“杨子 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唐 储光羲《群鸦咏》:“朝阳照羽仪,清吹肃逵路。”章炳麟《信史下》:“而王城经涂九轨,小者至于 郑国,皇门 之中犹有逵路,广五丈九尺四寸,今之市衢无有也。”

退师(tui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退师是什么意思 退师读音 怎么读 退师,拼音是tuì shī,退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退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