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食蘖 食蘖的意思
shíniè

食蘖

简体食蘖
繁体食櫱
拼音shí niè
注音ㄕˊ ㄋㄧ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 sì yì,(1) 吃。【组词】:食肉。食欲。(2) 吃的东西。【组词】: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3) 俸禄。【例句】:“君子谋道不谋食”。(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组词】:日食。月食。 ◎ 拿东西给人吃。【例句】:食母(乳母)。 ◎ 用于人名。【例句】: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niè,(1) 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泛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组词】:蘖枝。分蘖。

基本含义

吃竹子的嫩芽,比喻吃的是别人的东西。

食蘖的意思

食蘖 [shí niè]

1. 见“食檗”。

食蘖 引证解释

⒈ 见“食檗”。


食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在莒释义:春秋 时,齐国 发生内乱,公子小白 流亡于 莒,返国后登君位,是为 桓公。 又 战国 时 齐闵王 遇杀,其子 法章 变姓名,为 莒 太史家庸夫。太史敫 女怜之,常给其衣食。法章 终被立为 襄王。后因称往昔受厄遭困为“在莒”。宋 虞俦《卧病枕上再用韵》之二:“飘然儻随归田赋,食蘖毋忘在 莒 时。”清 钱谦益《送何士龙南归》诗:“人生如嗜味,患难宜饱尝。阨 陈 良亦乐,在 莒 安可忘。”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三:“同治 三、四年,皖南 到处食人……今兵事大定,年穀屡丰,愿有位者无忘在 莒 也。”
    • 2.
      食檗释义:⒈亦作“食蘗”。亦作“食櫱”。服食味苦的黄檗。唐 薛逢《与崔况秀才书》:“饮冰励节,食蘗苦心。”明 刘基《懊憹歌》:“食檗苦在口,食莲苦在心。”⒉比喻受辛苦。唐 令狐楚《谢赐春衣牙尺状》:“臣实何人,叨居重任,履冰非惧,食蘗为甘。”唐 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之二:“三年为刺史,饮冰復食檗。”一本作“食蘖”。前蜀 杜光庭《莫庭乂青城甲申本命周天醮词》:“叨膺宰字,获诣仙山,虽食蘖苦心,饮冰洁己,功应无补,过必彰闻。”
    • 3.
      饮冰吞檗释义:指生活清苦,为人清白。同“饮冰食蘖”。
    • 4.
      饮冰茹蘖释义:指生活清苦,为人清白。同“饮冰食蘖”。

食蘖(shin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食蘖是什么意思 食蘖读音 怎么读 食蘖,拼音是shí niè,食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食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