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 fèn,(1) 区划开。【组词】: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组词】: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组词】:分会。分行(háng )。(4) 散,离。【组词】: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 辨别。【组词】:区分。分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组词】:二分之一。(7) 一半。【例句】: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组词】: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组词】: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 料想。【例句】:“自分已死久矣”。(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组词】:知识分子。
bèi bēi,(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组词】:背脊。背包。背影。(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组词】:背面。刀背。背后。背景。(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组词】:背光。人心向背。(4) 向相反的方向。【例句】: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5) 避开,离开。【组词】:背地。背井离乡。(6) 凭记忆读出。【组词】:背书。背诵。背台词。(7) 违反。【组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8) 不顺。【组词】:背运。背兴(xìng )。(9) 偏僻。【组词】:背静。(10) 听觉不灵。【组词】:耳背。(1) 人用背驮(tuó)东西,引申为负担。【组词】:背负。背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1. 背对背。
2. 违离。
4. 犹分别。
⒈ 背对背。
引《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
清 侯方域 《卢告》:“夫子奈何以妇人女子之煦煦者而论敌於友哉?若其为友者则有之矣,彼其生同牢,食同筐,交首而戏弄,分背而摩搔,自以为交最密而莫之间也。”
⒉ 违离。
引《荀子·大略》:“民语曰:‘欲富乎?忍耻矣,倾絶矣,絶故旧矣,与义分背矣。’”
⒊ 犹分别。
引《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司马与分背, 袁盎 解节毛怀之,杖,步行七八里。”
《孔丛子·儒服》:“临别, 文 节 流涕交颐, 子高 徒抗手而已,分背就路。”
《南史·郭世通传》:“尝与人共於 山阴 市货物,误得一千钱,当时不觉,分背方悟,追还本主。”
⒈ 分开、分别、背离。也作「分北」。
引《荀子·大略》:「绝故旧矣,与义分背矣。」
⒉ 分手、别离。
引《汉书·卷四九·爰盎传》:「司马与分背,盎解节旄怀之,屐步行七十里。」
《宋书·卷九一·孝义传·郭世道传》:「当时不觉,分背方悟。」
⒊ 相背而立。
引《庄子·马蹄》:「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