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院考 院考的意思
yuànkǎo

院考

简体院考
繁体
拼音yuàn kǎo
注音ㄩㄢˋ ㄎ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uàn,(1)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组词】:院子。院墙。庭院。(2)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组词】:法院。医院。戏院。

kǎo,(1) 试验,测验。【组词】:考试。考查。(2) 检查,查核。【组词】:考察。考勤。稽考。考核。(3) 推求,研究。【组词】:考古。考据。考订。考证。(4) 老,年纪大。【组词】:寿考。(5) 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组词】:先考。如丧考妣。(6) 击,敲。【例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基本含义

指考试的地点在学院内,特指高等教育院校的考试。

院考的意思

院考 [yuàn kǎo]

1. 即院试。

院考 引证解释

⒈ 即院试。参见“院试”。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便封出二两银子来送他:‘这是我分俸些须,你拿去奉养父母。到家并发忿加意用功,府考、院考的时候你再来见我,我还资助你的盘费。’”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过了两年,正逢科考,就给他送了名字。接着院考,竟中了本旗批首。”


院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元状元释义:即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的状元,中国科举史上只有黄观和钱棨的此殊荣,其中黄观是连中六元。
    • 2.
      夏楚释义:⒈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 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郑玄 注:“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明史·职官志二》:“有不率者,扑以夏楚;不悛,徙謫之。其率教者,有升堂积分超格叙用之法。课业倣书,季呈翰林院考校,文册岁终奏上。”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尔敢下,我且以夏楚扑尔。”⒉泛指用棍棒等进行体罚。多用于对未成年者。《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后性庄严,颇达古今。金 主已立为太子,有过,尚切责之;及即位,始免夏楚。”清
    • 3.
      批首释义:谓院试列名第一。《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过了两年,正逢科考,就给他送了名字。接着院考,竟中了个本旗批首。”
    • 4.
      纠举释义:亦作“糺举”。督察举发。《后汉书·桓帝纪》:“长吏臧满三十万而不纠举者,刺史、二千石以纵避为罪。”《后汉书·皇甫规传》:“今臣还督本土,糺举诸郡,絶交离亲,戮辱旧故,众谤阴害,固其宜也。”《北齐书·窦泰传》:“泰 以勋戚居臺,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宋 欧阳修《再论按察官吏状》:“乞朝廷选差按察使,糺举年老、病患、赃污、不材四色之人,以行澄汰。”《清史稿·世祖纪二》:“今后各宜洗濯自新,务尽职事,并许督抚纠举,都察院考覈以闻。”
    • 5.
      郡望堂号释义:清 代科举,童生经县、府、院三级考试合格成秀才,府考时取中前十名者被列为堂号。吴玉章《辛亥革命·浮槎东渡》:“过院考的时候……我是府考最后一场的第二名,被列为‘堂号’(前十名称‘堂号’,是学政必看的卷子)。”.旧时一户人家的称号。
    • 6.
      陈大齐释义:(1886-1983)心理学家。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国民党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后任台湾大学教授。1917年在北京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18年出版中国最早的心理学专著之一《心理学大纲》。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者。主要著作还有《现代心理学》、《迷信与心理》等。
    • 7.
      院考释义:即院试。《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便封出二两银子来送他:‘这是我分俸些须,你拿去奉养父母。到家并发忿加意用功,府考、院考的时候你再来见我,我还资助你的盘费。’”《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过了两年,正逢科考,就给他送了名字。接着院考,竟中了本旗批首。”参见“院试”。
院考是什么意思 院考读音 怎么读 院考,拼音是yuàn kǎo,院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院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