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 [hé huáng]
1. 亦作“河隍”。
河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河隍”。 黄河 与 湟水 的并称。亦指 河 湟 两水之间的地区。隍,一本作“湟”。
引《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乃度 河 湟,筑 令居塞。”
唐 司空图 《河湟有感》诗:“一自 萧关 起战尘, 河 隍 隔断异乡春。”
《新唐书·吐蕃传下》:“湟水 出 蒙谷,抵 龙泉 与 河 合……故世举谓西戎地曰 河湟。”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宣宗 收 燕 赵,復 河隍,力强於 宪武 矣。”
河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俗阜释义:谓民众富庶。唐 崔铉《进宣宗收复河湟》诗:“共遇圣明千载运,更观俗阜与时和。”明 沉鲸《双珠记·刑逼成招》:“牛刀试政,花邑观风。百里桑麻,应知俗阜;千年桃李,可见阴功。”
- 2.
幕庭释义:营帐前的空地。《左传·哀公八年》:“微虎 欲宵攻王舍,私属徒七百人三踊於幕庭。”杨伯峻 注:“属今作嘱,私自令其徒七百人於帐幕外之庭三踊也。”唐 储光羲《哥舒大夫颂德》诗:“河湟 训兵甲,义勇方横行,韩 魏 多鋭士,蹷张在幕庭。”
- 3.
汉臣释义:汉 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史记·留侯世家》:“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 汉 臣。”唐 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诗:“伏柱闻 周 史,乘槎有 汉 臣。”唐 杜牧《河湟》诗:“牧羊驱马虽戍服,白髮丹心尽 汉 臣。”
- 4.
河隍释义:见“河湟”。
- 5.
花儿释义:中国民歌中山歌的一种。流行于甘肃、宁夏和青海接壤地带。当地的回、汉、撒拉、土、东乡、保安、裕固、藏族同用汉语演唱。从唱词结构上,可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
- 6.
遗弓剑释义: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阳周县 故城南 桥山 …… 王莽 更名 上陵畤,山上有 黄帝 冢故也。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 黄帝 仙矣。”后以“遗弓剑”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唐 杜牧《河湟》诗:“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冯集梧 注:“《唐会要》:宪宗 元和 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崩,年四十三。《水经注·河水篇》:阳周县 桥山 上有 黄帝 冢,帝崩,惟弓剑存焉,故世称 黄帝 仙矣。”亦作“遗弓劒”。宋 王珪《奏告福宁殿景陵宫永昭陵表》:“恭惟皇帝,功烈被世,威灵在天,遗弓劒于 桥山,陈衣冠于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