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士 [shàn shì]
1. 有德之士。
2. 慈善之士,行善之人。
4. 信佛的人。
善士 引证解释
⒈ 有德之士。
引《孟子·万章下》:“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唐 韩愈 《董公行状》:“﹝四子﹞皆善士,有学行。”
明 方孝孺 《南稜王先生像赞》:“吾以是知先生 宋 之善士,古之逸民。”
清 唐孙华 《哭大兄允中》诗之二:“没齿人争推善士,始知用拙道逾尊。”
⒉ 慈善之士,行善之人。
引明 宋濂 《陈府君墓志铭》:“遇有可矜,輒施与不靳,乡党称为善士。”
瞿秋白 《慈善家的妈妈》:“他倒沾着便宜,还得了善士的名声。”
⒊ 信佛的人。
引《四游记·佛祖压倒大圣》:“你是何方善士,敢来阻住兵力?”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无饮不奠,有食必陈,若善士信嫗之佞佛者。”
国语词典
善士 [shàn shì]
⒈ 品行端正之士。
引《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庄子·徐无鬼》:「其为人洁廉善士也。」
反歹徒
⒉ 慈善好施之士。
引《西游记·第七回》:「你是那方善士,敢来止住刀兵问我?」
近慈善家
善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共释义:⒈不恭。共,“恭”的古字。《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公卑 杞,杞 不共也。”杜预 注:“共音恭,本亦作恭。”《管子·四称》:“不与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明 刘基《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鉴之若是也。”⒉不具备。《国语·鲁语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韦昭 注:“共,具也。”⒊不与,不和。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鬦争鬦合。”⒋不同。宋 孙光宪《上行杯》词:“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 2.
假易释义:宽纵;宽容。 《左传·桓公十三年》:“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假易,犹宽纵也。”宋 叶适《胡崇礼墓志铭》:“吴 越 人皆咨嗟痛惜,以为天之於吉人善士,何其不少假易至此!”
- 3.
元夫释义:犹善士。 《易·睽》:“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程颐 传:“夫,阳之称;元,善也。初九当睽之初,遂能与同德,而无睽之悔,处睽之至善者也,故目之为元夫,犹云善士也。”明 宋濂《<曾学士文集>序》:“先生既承家庭之训,又出从元夫鉅儒游,钻研六经,孳孳唯恐弗力。”清 黄宗羲《寿李杲堂五十序》:“今 杲堂 年纔五十,从此主盟吾道数十年,为鉅公元夫,文章之道其有不兴起者乎!”
- 4.
冬赈释义:冬季的赈济。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还有一层:人家送去做冬賑的棉衣棉裤,只要是那善士的亲戚朋友所用的轿班、车夫、老妈子,那一个身上没有一套,还有一个人佔两三套的。”
- 5.
冯妇释义:古男子名,善搏虎。《孟子·尽心下》:“晋 人有 冯妇 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攖。望见 冯妇,趋而迎之;冯妇 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赵岐 注:“其士之党笑其不知止也。”宋 王安石《虎图》诗:“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 遥看亦下车。”后用以指重操旧业的人。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某乙》:“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其妻深以为惧,屡劝止之;乙遂翻然自改。居二三年,贫窶不能自堪,思欲一作 冯妇 而后已。”郭沫若《创造十年》二:“我们劝他回东大去继续学业,他起初很迟疑,以为再当
- 6.
尚论释义:向上追论。 《孟子·万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第一章:“始知禀鲁钝之资,挟鄙陋之学,而欲尚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於三百年之前,诚太不自量矣。”
- 7.
施散释义:布施散发。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孔子 曰:‘富而不好礼,殃也。敬叔 以富丧矣而又弗改,吾惧其将有后患也。’敬叔 闻之,骤如 孔氏,而后循礼施散焉。”郁达夫《出奔》:“这些富绅地主,到了每年的冬天,拿出钱来施米施衣,米票钱票总要交一大把给 董大善士,托他们夫妇在就近的乡间去酌量施散。”
- 8.
材秀释义:才能优秀。《资治通鉴·汉献帝兴平二年》:“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穷苦之地。”
- 9.
灾毒释义:祸患;灾害。南朝 宋 范晔《宦者传论》:“凡称善士,莫不罹被灾毒。”前蜀 杜光庭《大王本命醮葛仙化词》:“灾毒无侵於四境,农桑克美於有年。”
- 10.
盈积释义:⒈充塞;堆满。晋 潘岳《悼亡诗》之一:“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孝元 经牧 江州,遣往 建昌 督事,郡县民庶竞修牋书,朝夕辐輳,几案盈积。”《隋书·食货志》:“开皇 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⒉结馀。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技艺院﹞建院经费或拨国帑,或抽房捐,年费由善士输助,如不敷用,一学生收回修金百元、二百元不等。稍有盈积,概免修金。”
- 11.
禄饩释义:犹禄米。古代每月供给官员的廪食。《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散无友纪”汉 郑玄 笺:“凶年,禄餼不足,又无赏赐也。”孔颖达 疏:“散无纲纪者,由禄餼不足;又无赏赐,皆困於飢。”宋 苏轼《荐朱长文札子》:“特赐就差充 苏州 学教授,非惟禄餼賙养一乡之善士,实使道义模范彼州之秀民。”
- 12.
谷士释义:犹善士,佳士。
- 13.
赈物释义:赈济的物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认真是一位大善士,是拿人家的賑物来送人情的么?”
- 14.
轲丘释义:孟轲 与 孔丘 的并称。 宋 欧阳修《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诗:“引伸无穷极,卒敛以 軻 丘。”宋 苏轼《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诗:“醉翁 遣我与子游,翁如 退之 蹈 軻 丘。”宋 陆游《老学庵自规》诗:“始乎为善士,终可蹈 軻 丘。”
- 15.
遗孑释义:犹孑遗。元 马祖常《监黄池税务王君墓碣铭》:“不百年,而金石之名家,善士之子孙,遗孑不数户矣。”清 马士琪《大梁淫雨吟》:“忧国惟知督赋租,饿莩谁伤靡遗孑。”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民性柔和,既如乳羔,则一狼入其牧场,能杀之使无遗孑。”
- 16.
闲世释义:亦作“间世”。 隔代。指年代相隔之久。唐 刘长卿《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明 方孝孺《上范先生书》:“众人盈天下,而一国一乡或得一善士。学者不絶,而百年间世或得一大贤。”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卢子由,武林 人,聪明博奥,间世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