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画 [qū huà]
1. 亦作“区划”。筹划,安排。区分,划分。
区画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区划”。
⒉ 筹划,安排。
引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会 河 北大饥,流民转徙东下者六七十万,公皆招纳之,劝民出粟,自为区划,散处境内,屋庐、饮食、医药,纤悉无不备。”
《明史·河渠志三》:“淮河 及 鸿沟 境山 疏濬工程……帝命新任总河都御史 潘季驯 区画。”
清 孙枝蔚 《次韵答莫大岸见嘲》:“也知死生原有命,全家衣食待区画。”
⒊ 区分,划分。
引刘师培 《人类均力说》:“欲行此法,必破坏固有之社会,破坏国界,凡人口达千人以上,则区画为乡。”
区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克臻释义:能达到。明 刘若愚《酌中志·逆贤羽翼纪略》:“﹝ 马谦 ﹞诚区画安详,任劳任怨,祁寒暑雨,未之少懈,不四五年,克臻厥成。”
- 2.
区画释义:⒈亦作“区划”。 筹划,安排。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会 河 北大饥,流民转徙东下者六七十万,公皆招纳之,劝民出粟,自为区划,散处境内,屋庐、饮食、医药,纤悉无不备。”《明史·河渠志三》:“淮河 及 鸿沟 境山 疏濬工程……帝命新任总河都御史 潘季驯 区画。”清 孙枝蔚《次韵答莫大岸见嘲》:“也知死生原有命,全家衣食待区画。”⒉区分,划分。刘师培《人类均力说》:“欲行此法,必破坏固有之社会,破坏国界,凡人口达千人以上,则区画为乡。”
- 3.
取办释义:⒈置备;置办。《汉书·王莽传下》:“乘传使者经歷郡国,日且十辈,仓无见穀以给,传车马不能足,赋取道中车马,取办於民。”《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及 至德 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復常准。”⒉指办理。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石斋 当 武皇 大渐之时,其调度区画,取办俄顷,命中书十餘人操牘以进,石斋 一一口授,动中机宜,畧无舛错。”
- 4.
辨画释义:擘画,筹划。《资治通鉴·晋惠帝光熙元年》:“时军国多事,每会议,自长史 潘滔 以下,莫知所对,舆 应机辨画,越 倾膝酬接,即以为左长史,军国之务,悉以委之。”胡三省 注曰:“辨者,辨析事宜;画者,为之区画也。”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十:“贼感其言,还带而遁。其辨画率类此。”
- 5.
边引释义:旧时官府发给盐商、茶商等在边地经商的凭证。 明 卢象昇《密陈边计疏》:“除内庭区画措办外,所不足者,莫若起废弁,召商贾,开事例,中边引,通马市以充之。”《明史·食货志四》:“於是姦人专以收买边引为事,名曰囤户,告掣 河 盐,坐规厚利。”《清史稿·食货志五》:“四川 有腹引、边引、土引之分。腹引行内地,边引行边地,土引行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