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通要 通要的意思
tōngyào

通要

简体通要
繁体
拼音tōng yào
注音ㄊㄨㄥ 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yào yāo,(1) 索取。【组词】:要账。要价。(2) 希望,想。【组词】:要强。要好。(3) 请求。【例句】:她要我给她读报。(4) 重大,值得重视的。【组词】:重要。要人。要领。纲要。要言不烦。(5) 应该,必须。【组词】:须要。(6) 将(jiāng)。【组词】:将要。快要。(7) 如果,倘若。【组词】:要是。(8) 表选择。【组词】:要么。要不。要不然。(1) 求,有所倚仗而强求。【组词】:要求。要挟。(2) 同“腰”。(3) 同“邀”,中途拦截。(4) 同“邀”,约请。(5) 姓。

通要的意思

通要 [tōng yào]

1. 谓官位显要。

通要 引证解释

⒈ 谓官位显要。

明 李东阳 《<倪文僖公集>序》:“虽中歷巘险,晚登通要,不得尽见于用。”
明 李东阳 《明故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李君士常墓志铭》:“自出翰林为御史,虽极通要,而非其好,竟忧劳以死。”


通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通释义:⒈各种运输与邮电通信的总称。前者如水运、空运、铁路、公路、管道等;后者如邮递、电报、电话、传真、互联网等。有时仅指运输。⒉往来通达:交通要道。⒊特指通信和联络:交通员。⒋交往。
    • 2.
      交通哨释义:指挥交通的哨所,多设在交通要道,负责检查过往行人和车辆。刘白羽 《战斗的幸福》:“车到交通哨前,哨兵敏捷地扬着白旗,车飞过去了。”
    • 3.
      仙人关释义:关隘名。在今 陕西省 凤县 和 甘肃省 徽县 之南。为 渭河 流域通往 四川盆地 的交通要隘。南宋 绍兴 四年(1134年)吴玠 与弟 璘 于此大破 金 兀朮 军,确保 巴蜀。参阅《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九、《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凤县》。
    • 4.
      仙霞岭释义:在 浙江省 西南部,绵延 浙 、 闽 、 赣 边境。 西南接 武夷山 ,东北接 天台山 ,为 钱塘江 、 瓯江 及 闽江 分水岭。主峰 披云尖 在 龙泉县 南。同名山峰在 江山县 南。南端有 仙霞关 ,为 浙 、 闽 交通要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好了,好了,我 阮大鋮 走过这 仙霞岭 ,便算第一功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方才梦见 马士英 被雷击死 台州 山中, 阮大鋮 跌死 仙霞岭 上。” 朱德 《经闽西感怀》诗:“越过 仙霞岭 ,早登 天台山 。”
    • 5.
      佛罗安国释义:古国名。 故地或以为在今 马来半岛 西岸。地当东西方水陆交通要冲,贸易繁盛。亦译作 佛来安。
    • 6.
      关卡释义:为收税或警备在交通要道设立的检查站、岗哨。
    • 7.
      关市释义:关隘与市场。 古代指设在交通要道的集市。后来专指设在边境同外族或外国通商的市场。
    • 8.
      分守要津释义:要:重要;津:渡口。 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 9.
      刺钉释义:也称“四角钉”。有四个刺,用于军事的金属障碍物。有大小两种:大者多撒在交通要道上,用以刺破敌军车辆轮胎;小者多撒布在阵地前和纵深内,用以妨碍敌人步兵和空降兵的行动。
    • 10.
      剧路释义:交通要道。
    • 11.
      南栈道释义:即石牛道。古道路名。自今 陕西 勉县 西南行至 剑门关,是古代联系 汉中 和 巴蜀 的交通要道。
    • 12.
      卡扼释义:设在交通要道的岗哨。
    • 13.
      古馗释义:往昔的交通要道。
    • 14.
      吭咽释义:咽喉。比喻交通要冲。
    • 15.
      喉吭释义:犹咽喉。喻指交通要道。
    • 16.
      喉吻释义:⒈喉与口。⒉喻指出纳王命。⒊喻指交通要地。
    • 17.
      回中释义:⒈秦 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北。秦始皇 二十七年出巡 陇西、北地(今 宁夏 和 甘肃 东部),东归时经过此处。汉文帝 十四年 匈奴 从 萧关(今 宁夏 固原 东南)深入,烧毁此宫。唐 李白《宫中行乐》诗:“君王多乐事,何必向 回中。”⒉古道路名。南起 汧水 河谷,北出 萧关,因途经 回中 得名。为 关中平原 与 陇东高原 间的交通要道。西汉 元封 四年 武帝 自 雍县(今 陕西 凤翔 南)经 回中道,北出 萧关。东汉 建武 八年 来歙 由此攻取 隗嚣 割据下的 略阳(今 甘肃 秦安 东北)。唐 卢
    • 18.
      大车店释义:中国传统民间旅舍。 主要设置于交通要道和城关附近,为过往行贩提供简单食宿,费用低廉。因行贩常用的交通工具大车而得名,暗示旅舍简陋,服务对象是经济实力薄弱的行贩。
    • 19.
      太行八陉释义:穿越 太行山脉 的八条通道。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 晋 郭缘生《述征记》:“太行 首始 河内,北至 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陘:第一 軹关陘(在今 河南 济源县),第二 太行陘(在今 河南 沁阳县),第三 白陘(在今 河南 辉县),第四 滏口陘(在今 河北 磁县),第五 井陘(在今 河北 获鹿县),第六 飞狐陘(在今 河北 蔚县),第七 蒲阴陘(在今 河北 易县),第八 军都陘(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向为 河北平原 进入 山西高原 的交通要道。
    • 20.
      子午谷释义:亦省称“子午”。谷名。在今 陕西省 秦岭 山中,为 川 陕 交通要道。据《长安志》载,谷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 西安府 南百里;南口曰午,在 汉中府 洋县 东一百六十里。

通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通释义:⒈各种运输与邮电通信的总称。前者如水运、空运、铁路、公路、管道等;后者如邮递、电报、电话、传真、互联网等。有时仅指运输。⒉往来通达:交通要道。⒊特指通信和联络:交通员。⒋交往。
    • 2.
      交通哨释义:指挥交通的哨所,多设在交通要道,负责检查过往行人和车辆。刘白羽 《战斗的幸福》:“车到交通哨前,哨兵敏捷地扬着白旗,车飞过去了。”
    • 3.
      仙人关释义:关隘名。在今 陕西省 凤县 和 甘肃省 徽县 之南。为 渭河 流域通往 四川盆地 的交通要隘。南宋 绍兴 四年(1134年)吴玠 与弟 璘 于此大破 金 兀朮 军,确保 巴蜀。参阅《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九、《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凤县》。
    • 4.
      仙霞岭释义:在 浙江省 西南部,绵延 浙 、 闽 、 赣 边境。 西南接 武夷山 ,东北接 天台山 ,为 钱塘江 、 瓯江 及 闽江 分水岭。主峰 披云尖 在 龙泉县 南。同名山峰在 江山县 南。南端有 仙霞关 ,为 浙 、 闽 交通要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好了,好了,我 阮大鋮 走过这 仙霞岭 ,便算第一功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方才梦见 马士英 被雷击死 台州 山中, 阮大鋮 跌死 仙霞岭 上。” 朱德 《经闽西感怀》诗:“越过 仙霞岭 ,早登 天台山 。”
    • 5.
      佛罗安国释义:古国名。 故地或以为在今 马来半岛 西岸。地当东西方水陆交通要冲,贸易繁盛。亦译作 佛来安。
    • 6.
      关卡释义:为收税或警备在交通要道设立的检查站、岗哨。
    • 7.
      关市释义:关隘与市场。 古代指设在交通要道的集市。后来专指设在边境同外族或外国通商的市场。
    • 8.
      分守要津释义:要:重要;津:渡口。 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 9.
      刺钉释义:也称“四角钉”。有四个刺,用于军事的金属障碍物。有大小两种:大者多撒在交通要道上,用以刺破敌军车辆轮胎;小者多撒布在阵地前和纵深内,用以妨碍敌人步兵和空降兵的行动。
    • 10.
      剧路释义:交通要道。
    • 11.
      南栈道释义:即石牛道。古道路名。自今 陕西 勉县 西南行至 剑门关,是古代联系 汉中 和 巴蜀 的交通要道。
    • 12.
      卡扼释义:设在交通要道的岗哨。
    • 13.
      古馗释义:往昔的交通要道。
    • 14.
      吭咽释义:咽喉。比喻交通要冲。
    • 15.
      喉吭释义:犹咽喉。喻指交通要道。
    • 16.
      喉吻释义:⒈喉与口。⒉喻指出纳王命。⒊喻指交通要地。
    • 17.
      回中释义:⒈秦 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 陇县 西北。秦始皇 二十七年出巡 陇西、北地(今 宁夏 和 甘肃 东部),东归时经过此处。汉文帝 十四年 匈奴 从 萧关(今 宁夏 固原 东南)深入,烧毁此宫。唐 李白《宫中行乐》诗:“君王多乐事,何必向 回中。”⒉古道路名。南起 汧水 河谷,北出 萧关,因途经 回中 得名。为 关中平原 与 陇东高原 间的交通要道。西汉 元封 四年 武帝 自 雍县(今 陕西 凤翔 南)经 回中道,北出 萧关。东汉 建武 八年 来歙 由此攻取 隗嚣 割据下的 略阳(今 甘肃 秦安 东北)。唐 卢
    • 18.
      大车店释义:中国传统民间旅舍。 主要设置于交通要道和城关附近,为过往行贩提供简单食宿,费用低廉。因行贩常用的交通工具大车而得名,暗示旅舍简陋,服务对象是经济实力薄弱的行贩。
    • 19.
      太行八陉释义:穿越 太行山脉 的八条通道。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 晋 郭缘生《述征记》:“太行 首始 河内,北至 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陘:第一 軹关陘(在今 河南 济源县),第二 太行陘(在今 河南 沁阳县),第三 白陘(在今 河南 辉县),第四 滏口陘(在今 河北 磁县),第五 井陘(在今 河北 获鹿县),第六 飞狐陘(在今 河北 蔚县),第七 蒲阴陘(在今 河北 易县),第八 军都陘(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向为 河北平原 进入 山西高原 的交通要道。
    • 20.
      子午谷释义:亦省称“子午”。谷名。在今 陕西省 秦岭 山中,为 川 陕 交通要道。据《长安志》载,谷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 西安府 南百里;南口曰午,在 汉中府 洋县 东一百六十里。

通要造句

1.长江大桥是沟通南北的主要交通要道。

2.敌人的几个交通要道都被我军封锁了。

3.马六甲海峡是条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4.语言乃沟通要领,不好好学语文,怎么以后出社会跟人打好关系。发现前途。语言乃人生基本要领。

5.在这个交通要道上,每天南来北往,东奔西走的行人、车辆络绎不绝。

通要(tongy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通要是什么意思 通要读音 怎么读 通要,拼音是tōng yào,通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通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