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 [kuàng shì]
1. 当世没人比得上;当代所没有的奇服旷世。——曹植《洛神赋》
例旷世功勋。
旷世逸才。
英[without peer in one's generation;]
旷世 引证解释
⒈ 谓久历年代。
引汉 张衡 《东京赋》:“蓂荚为难蒔也,故旷世而不覿。”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治平百年,顽民殄絶,众心咸安,此乃旷世难成之业。”
王国维 《文学小言》七:“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此 屈子、渊明、子美、子瞻 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⒉ 绝代;空前。
引《后汉书·蔡邕传》:“马日磾 驰往谓 允 曰:‘ 伯喈 旷世逸才,多识 汉 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淳熙 登号之三年,朝廷举行旷世之典。”
梁启超 《新民说》第二节:“夫 拿破仑 旷世之名将也,苟授以旗緑之惰兵,则不能敌黑蛮。”
国语词典
旷世 [kuàng shì]
⒈ 历时久远。
引《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割断历久,统政旷世。」
⒉ 当代无可比拟。也作「旷代」。
引《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传》:「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
旷世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绝代释义:当代独一无二:才华绝代。 绝代佳人。
旷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历劫释义:佛教语。谓宇宙在时间上一成一毁叫“劫”。经历宇宙的成毁为“歷劫”。后统谓经历各种灾难。南朝 梁 沉约《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歷劫多幸,夙世善缘。”金 刘迎《连日雪恶用聚星堂雪诗韵》:“后生旷世安敢望,故事歷劫徒能説。”《红楼梦》第一二○回:“岂知 宝玉 是下凡歷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清 谭嗣同《<仁学>自序》:“歷劫之下,度尽诸苦厄。”金一《文学上之美术观》:“歷劫而久者,金石之所以贵。”
- 2.
同规释义:⒈谓取法相同。 《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 殷 盘;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薛综 注:“规,法也。”⒉谓统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知圣主允明,显授足下专征之任,凡诸逆节,多所诛讨,想力竞者一心,顺从者同规矣。”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⒊谓并驾,匹敌。规,通“轨”。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北齐书·陈元康传》:“扫平逋寇,廓清 荆楚,申 甫 之在隆 周,子房 之处盛 汉,旷世同规,殊年共美。
- 3.
天赋凛然释义:很有天赋,旷世难寻。
- 4.
奇服释义:⒈新奇的服装;新奇的服饰。 《周礼·天官·阍人》:“奇服怪民不入宫。”汉 贾谊《新书·服疑》:“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贵贱。”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奇服旷世,骨像应图。”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杨恭政》:“箱中有奇服,非綺非罗,製若道人之衣。”⒉比喻高洁的志行。《楚辞·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王夫之 通释:“奇,珍异也。奇服,喻其志行之美,即所谓修能也。”清 方文《送萧赓九北归》诗:“偏我与尔好奇服,四海茫茫罕知遇。”
- 5.
旷世不羁释义:旷世:从未有过;羁:束缚。从来不受束缚。旧时指藩属不受管辖。
- 6.
旷世奇才释义:旷世:当代没有能相比的。指当代少见的奇才。
- 7.
旷世逸才释义:旷世:绝代;空前。逸才:超人的才智。当代少见的出众的才能。
- 8.
旷奇释义:旷世少有。
- 9.
旷世释义:⒈当代没有人或事物能够相比:旷世功勋。⒉经历很长久的时间:旷世难成之业。
- 10.
汉臯珠释义:相传 周 郑交甫 于 汉皋 台 下遇二女,二女解珠佩相赠。 后因以为男女爱慕赠答的典实。张素《无题》诗:“临 江 早弄 汉皋 珠,眇曼风流旷世无。”参见“汉皋”。
- 11.
流水迢迢释义:初出江湖的小女子,心系庙堂之高的相爷,背负血海深仇的教主,共谱一曲绝世爱恋,上天注定的纠缠,何去何从?裴琰,英雄男儿,挥斥方遒。长剑在腰诗书在袖,试遍锋前谁堪敌手?当爱情悄悄临到,他只能用骄傲抵挡。可是千算万算,独独算漏了自己的心、自己的情。风烟过眼,胸口已被烙上绝美的朱砂。三郎,浴血凤凰,蒙尘明珠。倾国倾城的面容下,掩藏着怎样的一颗心?当阳光射进心灵,心门一线天开,便覆水难收。难忘桃花开时灼目的光华,更难忘冰河雪桥上旷世一歌。小慈,灵动如波、清丽如荷。她犹如山间的精灵,扇动翅膀,便在他们的世界里掀起一场
- 12.
炼质释义:提炼质素;冶炼。 晋 潘尼《武库赋》:“大刀寳剑,旷世絶殊;炼质于 昆吾 之灶,定形于 薛炪 之炉。”唐 裴夷直《观淬龙泉剑》诗:“秋日励霜锋,炼质才三尺。”元 袁桷《张节妇瓶中杏枝着花》诗:“张氏 之壶如截肪,真火炼质千年刚。”
- 13.
登号释义:建立年号。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一:“淳熙 登号之三年,朝廷举行旷世之典。”
- 14.
脩文释义:兴修文德。《汉书·匈奴传赞》:“自 汉 兴以至于今,旷世歷年,多於 春秋,其与 匈奴,有脩文而和亲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
- 15.
衆説纷揉释义:各种说法纷乱而混杂。 形容有各种各样的议论。宋 司马光《进交趾献奇兽赋表》:“麟,瑞兽也,旷世而不可覿,其於经有名而无形,传记有形,而去圣久远。众説纷揉,自非圣人,莫能识其真。”亦作“众説纷紜”。《人民日报》11:“‘五四’以后……出现了一些自由主义的批评家,各就自己的立场和爱好来‘欣赏’古人,顺我者生,逆我者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几十年之间的历史,便常出现矛盾,众说纷纭。”
- 16.
诎伸释义:⒈屈曲和伸直。 泛指举止、举动。《礼记·乐记》:“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詘伸,容貌得庄焉。”《淮南子·兵略训》:“古得道者,静而法天地,动而顺日月,喜怒而合四时,叫呼而比雷霆,音气不戾八风,詘伸不获五度。”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近缘久病,艰於动作,詘伸俯仰,皆不自由。”⒉指随时代与情势的变化而或进或退,或动或止。《淮南子·人间训》:“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詘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汉书·匈奴传赞》:“自 汉 兴以至于今,旷世歷年,多於 春秋,其与 匈奴,有脩文而和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