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固让 固让的意思
ràng

固让

简体固让
繁体固讓
拼音gù ràng
注音ㄍㄨˋ ㄖ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ù,(1) 结实,牢靠。【组词】:坚固。稳固。巩固。凝固。加固。(2) 坚定,不变动。【组词】:固执。固定。固本。(3) 本,原来。【组词】:固有。固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4) 鄙陋(见识浅少)。(5) 姓。

ràng,(1) 不争,尽(jǐn)着旁人。【组词】:让步。让位。谦让。(2) 请。【组词】:让茶。(3) 许,使。【组词】:不让他来。(4) 任凭。【组词】:让他闹去。(5) 被。【组词】:让雨淋了。(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组词】:出让。转(zhuǎn )让。(7) 闪避。【组词】:让开。当仁不让。(8) 责备,谴责。【例句】:“二世使人让章邯”。(9) 古同“攘”,侵夺。

基本含义

固守自己的立场,不妥协,也不强求别人妥协。

固让的意思

固让 [gù ràng]

1. 再三辞让。

固让 引证解释

⒈ 再三辞让。

《后汉书·阴兴传》:“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 兴 皆固让,安乎里巷。”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伏愿陛下因百姓之心振万邦之命,岂可逡巡固让。”


国语词典

固让 [gù ràng]

⒈ 坚决的再三谦让。

《文选·王俭·褚渊碑》:「征为史部尚书领卫尉,固让不拜,改授尚书右仆射。」


固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损释义:指具有便辟、善柔、便佞三种习性的人。与这三种人交友,有损无益,故称三损。语本《论语·季氏》:“孔子 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邢昺 疏:“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便,辨也,谓佞而復辨。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损於己也。”《后汉书·冯衍传下》:“臣自惟无三益之才,不敢处三损之地,固让而不受之。”
    • 2.
      内台释义:⒈尚书省。《南齐书·王思远传》:“建武 中,迁吏部郎。思远 以从兄 晏 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臺权要之职,上表固让。”⒉指御史台。《元史·百官志二》:“江南 诸道行御史臺,设官品秩同内臺。至元 十四年始置 江南 行御史臺于 扬州,寻徙 杭州,又徙 江州。二十三年迁于 建康,以监临东南诸省,统制各道宪司,而总诸内臺。”
    • 3.
      嘉命释义:⒈敬称别人的告语。《仪礼·士昏礼》:“吾子有嘉命。”《左传·哀公十六年》:“肸 以嘉命来告余一人。”清 吴定《答任幼直先生书》:“此由先生孜孜进贤,故不量 定 之庸駑而惠恤之,执书感唏,敢违嘉命。”⒉称朝廷授官赐爵的敕命。三国 魏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伏见嘉命显至,窃闻明公固让。”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陆平原羇宦》:“储后降嘉命,恩纪被微身。”唐 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择才均赋,自古尤难,往慎乃司,以服嘉命。”
    • 4.
      揆门相释义:宰相的别称。语出《书·舜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敍,宾于四门。”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三:“﹝ 吕蒙正 ﹞子 从简 当奏补,时公为揆门相,旧制,宰相奏子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加朝阶……固让,方允止授九品京官。”
    • 5.
      敦谕释义:亦作“敦喻”。劝勉晓喻。《晋书·李胤传》:“以 吴会 初平,大臣多有勋劳,宜有登进,乃上疏逊位。帝不听,遣侍中宣旨,优詔敦諭,絶其章表。”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魏 朝封 晋文王 为公,备礼九锡,文王 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唐 裴铏《传奇·樊夫人》:“逍遥 操益坚,窃索自縊。亲党敦諭其父母,请纵之。”明 吴承恩《元寿颂》:“承恩 蒙公殊遇垂二十年,謁选来都又出公之敦喻,值兹嘉庆,良有愜於中也。”
    • 6.
      石户释义:⒈上古传说中的地名。《庄子·让王》:“舜 以天下让其友 石户 之农。”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石户,地名。”南朝 陈 徐陵《劝进表》:“岂可逡巡固让,方示 石户 之农。”⒉见“石户农”。⒊石门。南朝 宋 谢灵运《过瞿溪山饭僧》诗:“钻燧断山木,揜岸墐石户。”南朝 梁 江淹《杂词·构象台》:“苔蘚生兮绕石户,莲花舒兮绣池梁。”宋 苏轼《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我来叩石户,飞鼠翻白鸦。”
    • 7.
      确至释义:坚决恳切。《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凤翔 等道节度使左僕射平章事 李抱玉 入朝,固让僕射,言辞确至。上许之。”
    • 8.
      神笔释义:⒈神妙的文笔。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魏 朝封 晋文王 为公,备礼九锡,文王 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 郑冲 驰遣信就 阮籍 求文。籍 时在 袁孝尼 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钱锺书《林纾的翻译》:“塞万提斯 的生气勃勃、浩翰流走的原文和 林纾 的死气沉沉、支离纠绕的译文,孟德斯鸠 的‘神笔’和 林纾 的钝笔,成为残酷的对照。”⒉对帝王亲笔文字的尊称。《宋书·谢庄传》:“于时 世祖 出行,夜还,敕开门,庄 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詔乃开…
    • 9.
      遥领释义:⒈谓只担任职名,不亲往任职。《晋书·桓温传》:“温 至 赭圻,詔又使尚书 车灌 止之,温 遂城 赭圻,固让内録,遥领 扬州 牧。”《新唐书·百官志四下》:“京兆、河南 牧,大都督,大都护,皆亲王遥领。两府之政,以尹主之。”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将帅遥领州镇》:“本朝武臣有遥领郡刺史之职。按 唐 光启 二年二月,王重荣 遣 王建 帅部兵戍 三泉,以 建 遥领 璧州 刺史。将帅遥领州镇自此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宋太祖 或借故把他们调迁,或遥领他职。”⒉谓领兵远出。唐 李频《
    • 10.
      邦教释义:国家的教化。 《书·周官》:“司 徒 掌邦教。”孔 传:“地官卿司徒主国教化。”南朝 宋 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妄先国胄,侧闻邦教。”唐 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地官之职,邦教是先。”司徒掌邦教,因亦借指司徒。《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大啟 南康,爰登中鉉,时膺土宇,固辞邦教。”李善 注:“萧子显《齐书》曰:建元 元年,进位司徒侍中中书监如故,改封 南康郡 公,邑三千户,渊 固让司徒。”刘良 注:“固辞邦教谓再让司徒也。司徒掌邦教,故云。”
    • 11.
      长兼释义:古代加在官职名称前,表示非正式任命。《晋书·刘隗传》:“太兴 初,长兼侍中,赐爵 都乡侯。”《南史·王俭传》:“昇明 二年,﹝ 俭 ﹞为长兼侍中,以父终此职,固让。”清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南史二·王俭传》:“昇明 初,迁长兼侍中。长兼者,未正授之称……《孔愉传》:‘长兼中书令。’是长兼之名,自 晋 已有之矣。”

固让(gur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固让是什么意思 固让读音 怎么读 固让,拼音是gù ràng,固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固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