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堂 [xuān táng]
1. 《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陆德明释文:“谖,本又作萱。”谓北堂树萱,可以令人忘忧。古制,北堂为主妇之居室。后因以“萱堂”指母亲的居室,并借以指母亲。
萱堂 引证解释
⒈ 谓北堂树萱,可以令人忘忧。古制,北堂为主妇之居室。后因以“萱堂”指母亲的居室,并借以指母亲。
引《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
毛 传:“諼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陆德明 释文:“諼,本又作萱。”
宋 叶梦得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诗之二:“白髮萱堂上,孩儿更共怀。”
元 耶律楚材 《祝忘忧居士寿》诗:“玉佩丁东照兰省,斑衣摇曳悦萱堂。”
清 李渔 《奈何天·误相》:“怎当他,前有萱堂,后有 红娘 ;便道是,做 张生 全要风流。”
国语词典
萱堂 [xuān táng]
⒈ 本指母亲的居室。见《诗经·卫风·伯兮》唐·孔颖达·正义。后借指母亲。宋·叶梦得〈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诗四首之二:「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也作「堂萱」、「谖堂」。
萱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寿骨释义:⒈头盖骨。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相马从头始,头欲得高峻……寿骨欲得大,如绵絮苞圭石。”原注:“寿骨者,髮所生处也。”⒉相术用语。指耳后的头骨部分。宋 陈抟《神相全编·相头并发》:“耳后有骨,名曰寿骨,起者长年,陷者寿夭。”宋 苏轼《和致仕张郎中春昼》诗:“不祷自安缘寿骨,苦藏难没是诗名。”⒊借指寿命。宋 毛滂《清平乐》词:“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元 方回《郑思恭之萱堂年八十六赋长句》:“夫人寿骨比 彭祖,尚餘七百一十有四年。”
- 2.
明信释义:⒈犹言诚心敬意。《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南朝 陈 徐陵《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国家体兹明信,有同皎日。”宋 秦观《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惟有明信,乃成茂勋。”⒉犹确信。《后汉书·李法传》:“上疏以为朝焉苛碎……又讥史官记事不实,后世有识,寻功计德,必不明信。”⒊贤明而诚笃。唐 柳宗元《送元暠师序》:“中山 刘禹锡,明信人也。”⒋信物。清 沉起凤《谐铎·鬼婿》:“妾有玉珮一枚,持献萱堂,以作明信。”
- 3.
椿庭萱堂释义:椿庭:指父亲;萱堂:指母亲。指父母双亲。
- 4.
椿萱并茂释义:椿:多年生落叶乔木;萱: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萱草。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比喻父母健在。
- 5.
荆室释义:⒈用荆条搭建的屋舍。 借指穷苦人家。三国 魏 曹植《说疫气》:“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⒉犹荆妇。称己妻的谦词。明 陈汝元《金莲记·外谪》:“经年远别,千里相逢,常思故国萱堂,难消岁月。料应客途荆室,备经风霜。”
- 6.
萱室释义:萱堂。指母亲。
- 7.
萱闱释义:亦作“萱幃”。犹萱堂。指母亲。
- 8.
蘐室释义:即萱堂。明 吾丘瑞《运甓记·翦发延宾》:“长随蘐室,惭莫慰其倚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正是:莲花方灿舌,蘐室又传呼。”参见“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