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 [shuǐ chǎn]
1. 江河湖海里出产的经济动植物的统称,如鱼、虾、海带等。
英[aquatic product;]
水产 引证解释
⒈ 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一般指有经济价值的,如各种鱼、虾、蟹、贝类、海带、石花菜等。
引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天覆地养,水产陆生,咸降慈悲,悉蒙平等。”
宋 曾巩 《广德湖记》:“既成,而田不病旱,舟不病涸,鱼雁、茭苇、果蔬、水产之良,皆復其旧。”
国语词典
水产 [shuǐ chǎn]
⒈ 生息或存在于水中的产物,如鳞介之类。
引晋·杜预〈陈农要疏〉:「交令饥者尽得水产之饶,百姓不出境界之内。」
南朝梁·王僧孺〈忏悔礼佛文〉:「天覆地养,水产陆生,咸降慈悲,悉蒙平等。」
水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收计划释义:1987年农牧渔业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的夺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的综合性计划。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业机械化等各业的先进实用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的大面积、大范围推广,以实现农牧渔业的增产增收,并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2.
保鲜释义:保持蔬菜、水果、肉类等易腐食物的新鲜:保鲜纸。食品保鲜。改进水产品保鲜技术。
- 3.
免灌技术释义:免灌技术使用缓蚀保水材料,是一种超强吸水性树脂,通过增加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对液态水产生吸附作用。
- 4.
农业释义:以土、水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太阳能为基本能源,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为生产对象,通过劳动,生产所需物质的生产事业。狭义上仅指种植业,且主要指粮食生产。广义上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造林营林)、牧业(养殖业)、渔业(水产养殖)、副业(农民附带从事的加工业)等。
- 5.
农副产品释义:所谓的农副产品是由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副产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产品,分为粮食、经济作物、竹木材、工业用油及漆胶、禽畜产品、蚕茧蚕丝、干鲜果、干鲜菜及调味品、药材、土副产品、水产品等若干大类,每个大类又分若干小类。传统的农副产品一般是自产自销,没有品牌。但是近年来,一些农副产品生产者已经意识到品牌对产品的重要性,因此,这些生产者开始致力于为自己的农副产品树立品牌,务求以优良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打入市场。
- 6.
吐沙释义:从市场上买来的甲壳类水产(如蟹,虾等)和双壳类水产(如蛤蜊,河蚌等)多多少少会带一些沙子,若直接食用会影响口感。
- 7.
太湖释义: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位于江苏省南部。面积2 425平方千米。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有灌溉、航运之利,且富水产。
- 8.
川奠释义:水产品用于祭享者。
- 9.
干鲜水陆释义:干:干菜果品;鲜:新鲜水果蔬菜等;水:水产;陆:陆产。各种山珍海味干鲜瓜果都有。形容宴席丰饶。
- 10.
应市释义:(商品)适应市场需要上市出售:新产品即将应市。大批水产品节前应市。
- 11.
才鱼释义:鱼名。产 洞庭湖 一带。《人民日报》15:“一九七一年春,小杨 听水产收购站的同志谈起了 洞庭 水乡出产的才鱼。这种鱼,是人民群众喜爱的食用鱼,在国际市场上也很有名。可是才鱼是一种吃鱼的野鱼,素有‘鱼霸’之称。”
- 12.
水味释义:指食用的水产。
- 13.
水感释义:指游泳时对水产生的感觉和反应。
- 14.
水物释义:水中生物;水产。《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水物也。”晋 左思《蜀都赋》:“水物殊品,鳞介异族,或藏蛟螭,或隐碧玉。”《南史·徐羡之传》:“城北有陂泽,水物丰盛。”《南史·谢灵运传》:“会稽 东郭有 回踵湖,灵运 求决以为田,文帝 令州郡履行。此湖去郭近,水物所出,百姓惜之,顓 坚执不与。”
- 15.
水産释义:海洋、江河、湖泊里出产的动物或藻类等的统称,一般指有经济价值的,如各种鱼、虾、蟹、贝类、海带、石花菜等。 晋 张华《博物志》卷一:“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南朝 梁 王僧孺《忏悔礼佛文》:“天覆地养,水产陆生,咸降慈悲,悉蒙平等。”宋 曾巩《广德湖记》:“既成,而田不病旱,舟不病涸,鱼雁、茭苇、果蔬、水产之良,皆復其旧。”
- 16.
水豢释义:指水产美味。
- 17.
江鲜释义:指江里出产的鱼虾等水产品。
- 18.
洱海释义:也叫昆明池。湖名。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与洱源县之间。湖形如耳,故名。属断层湖。面积249平方千米。水产丰富。湖水清澈而深邃。滨湖有点苍山,湖光山色,风景绝佳。
- 19.
浮游生物释义:身体很小,缺 乏或仅有微弱游动能力,受水流支配而移动的水生生物。 如单细胞动植物、细菌、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某 些动物的幼体等。浮游生物是鱼类等的重要饵料,在水产养殖上有一定经济价值。
- 20.
渔业释义:也叫水产业。 开发、利用和培育各种水生生物资源的生产事业。按水域分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由捕捞、养殖、加工、资源繁殖保护等业务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