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i bái,(1) 表示敬意的礼节。【例句】: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2) 恭敬地。【组词】: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3) 行礼祝贺。【组词】:拜年。拜寿。(4)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例句】:拜将(jiàng)。拜相(xiàng )。拜师。拜把子。(5) 姓。
mén,(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组词】:门儿。门口。开门见山。(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组词】:电门。(3) 途径,诀窍。【组词】:门径。门道儿。(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组词】: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5) 事物的分类。【组词】:分门别类。(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组词】:教门。门徒。(7) 量词。【组词】:一门大炮。(8) 姓。
1. 登门拜谢。
英[ pay thanks by personal visit; ]
2. 拜人为老师。
英[ acknowledge as one's teacher; ]
⒈ 登门拜谢。
引《孟子·滕文公下》:“大夫有赐於士,不得受於其家,则往拜其门。”
《元史·赵孟頫传》:“初, 孟頫 以 程鉅夫 荐,起家为郎,及 鉅夫 为翰林学士承旨,求致仕去, 孟頫 代之,先往拜其门,而后入院,时人以为衣冠盛事。”
⒉ 新婚夫妇首次往拜岳家。也称回门。
引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其两新人於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
明 徐充 《暖姝由笔》:“今人娶妇之明日,壻率妻具礼同至妻家拜礼,名拜门。亦曰回门,又名转马。若有乡地远者,或壻独行有之,或择别日有之。”
⒊ 某些少数民族,男女自由结合后生子,因同至女家行子婿礼。撒敦,蒙古语,亲属;有亲缘关系的。
引宋 洪皓 《松漠纪闻》卷上:“嗢热 者,国最小……邂逅相契,调謔往反,即载以归,不为所顾者,至追逐马足,不远数里,其携去者,父母皆不问。留数岁有子,始具茶食、酒数车归寧,谓之拜门,因执子壻之礼。其俗谓男女自媒胜於纳币而昏者。”
《元典章·礼部三·婚姻礼制》:“外据拜门一节,未曾举復,照得国朝 蒙古 婚聘并自来典故,内俱无如此体例,此係 女真 风俗。”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二折:“我也曾吹弹那管絃,快活了万千,可便是大拜门撒敦家的筵宴。”
⒋ 旧指拜在有名望或有权势者的门下,自称门生。
引清 梁同书 《直语补证·门生》:“徐干 《中论·谴交篇》云:‘有荣名於朝,而称门生於富贵之家者。’是今拜门生之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赵啸存 由 福建 藩司升坐了 福建 巡抚。 伯芬 一面写了禀帖去贺任,顺便缴还宪帖,另外备了一份门生帖子,夹在里面寄去,算是拜门。”
⒌ 旧时谓新官上任,入署前先拜仪门。
⒈ 登门拜谢。
引《孟子·滕文公下》:「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⒉ 新婚夫妇,在婚后三日或七朝九日,回女方拜见岳家。
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〇·嫁娶》:「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