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指 [piān zhǐ]
1. 偏私的意愿。指,同“旨”。
偏指 引证解释
⒈ 偏私的意愿。指,同“旨”。
引《史记·匈奴列传》:“世俗之言 匈奴 者,患其徼一时之权,而务讇纳其説,以便偏指,不参彼己。”
偏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知甘苦释义: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 2.
业种释义:⒈佛教谓恶业恶报,善业善报,如由种子得果,故称“业种”。多偏指恶业的种子。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六出:“争奈众生渐染太深,鼎鼎名塲利窟,愚痴太重,胶胶业种疑根,因此特建祗塲,为彼説法。”康有为《大同书》总论:“若业种相缠,世世无已;俗恶业缠,陷溺日甚。”⒉詈词。犹孽种。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把这一箇小业种剁了三剑,兀的不称了我平生所愿也。”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这两个业种是那里来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王妻 駡道:‘小业种,还不走了出去?’”茅盾《秋收》二:“天老爷没有眼睛!并且
- 3.
丰虚释义:丰收与荒歉。 偏指荒歉。宋 邵雍《洛阳怀古赋》:“水旱为沴,年岁丰虚,此天地之常理,虽圣人不能无。”
- 4.
云日释义:⒈云和日。南朝 宋 谢灵运《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⒉有时偏指日光。唐 裴迪《茱萸沜》诗:“云日虽迴照,森沉犹自寒。”⒊偏指太阳。宋 苏轼《巫山》诗:“徘徊云日晚,归意念城市。”⒋时光。唐 杨炯《和崔司空伤姬人》:“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⒌借指高空。三国 魏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之二:“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赵幼文 校注:“造,至也。云日形容高峻。”晋 傅玄《鼓吹曲辞·晋鼓吹曲·伯益》:“和鸣栖庭树,徘徊云日间。”南朝 陈 徐陵《司空章昭达墓志铭》:“若夫鸣虵之洞,
- 5.
体望释义:⒈德性声望。⒉偏指声望。
- 6.
升转释义:⒈旧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亦偏指提升。官阶自下而上叫升,同级平调叫转。《宋史·兵志十》:“积习既久,往往超躐升转,后名反居前列,高下不伦,甚失公平之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我在 上海 看了报,他这侍郎是才升转的。”⒉旧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宋 赵昇《朝野类要·故事》:“射于玉津御园,胜则有金带陞转官资之赏。”明 王琼《双溪杂记》:“外官必九年考满,论繁简陞转,此定制也。”清 沉初《西清笔记·纪恩遇》:“曹元埴、彭元瑞、沉初、董誥 学问俱优,因内廷有交办事件,不令考试,未得与诸臣一体陞转,着加恩
- 7.
同休共戚释义:⒈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⒉偏指共患难。亦作“同休等戚”。
- 8.
同休等戚释义:指同欢乐共忧患。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亦偏指共患难。同“同休共戚”。
- 9.
同甘苦释义:比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常偏指共患难。
- 10.
咸渊释义:咸池 和 虞渊 的并称。 神话传说谓日浴于 咸池,至于 虞渊 乃为黄昏。亦偏指 虞渊。
- 11.
咽苦吞甘释义:犹咽苦吐甘。 偏指吃苦。
- 12.
安危释义:安全和危险,多偏指危险的一面:为了保护国家财产,置个人安危于度外。
- 13.
实迹释义:⒈见“实跡”。⒉亦作“实蹟”。真确的事实。亦偏指业绩。
- 14.
宾介释义:亦作“賔介”。宾,贤宾;介,贤宾之次。多偏指贤宾。
- 15.
屯夷释义:⒈艰危与平定。《梁书·萧颖达传》:“契阔屯夷,载形心事。”唐 吴筠《览古》诗之一:“乃验经籍道,与世同屯夷。”《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三年》:“世度 闺门之内,和而有礼。虽世有屯夷,家有贫富,百口怡怡,丰俭同之。”⒉偏义词。偏指困厄。《宋书·文帝纪》:“皇运艰弊,数钟屯夷。”
- 16.
得丧释义:⒈犹得失。 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⒉偏指失。指丧失名利。
- 17.
恩怨释义:恩惠和仇恨(多偏指仇恨):恩怨分明。 不计个人恩怨。
- 18.
淑美释义:⒈贤淑美丽。亦偏指美丽。⒉美好。
- 19.
甘苦释义:⒈比喻美好的处境和艰苦的处境:同甘苦,共患难。 ⒉在工作或经历中体会到的滋味,多偏指苦的一面:没有搞过这种工作,就不知道其中的甘苦。
- 20.
痰涎释义:痰与口水。偏指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