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处 [jū chǔ]
1. 指平日的仪容举止。
2. 指日常生活。
4. 安置;处置。
居处 引证解释
⒈ 指平日的仪容举止。
引《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淮南厉王 朝,杀 辟阳侯,居处骄甚。”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諂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澄 帅官僚赴弔, 宝寅 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
⒉ 指日常生活。
引《论语·阳货》:“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
《汉书·刑法志》:“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
《南史·孔靖传》:“曲阿 富人 殷綺 见 奂 居处俭素,乃餉以衣氊一具。”
明 唐顺之 《赠彭石屋序》:“侯 为人貌古而气凝,恬淡而寡欲,其居处苦约,有寒士所不能堪者。”
清 唐甄 《潜书·太子》:“亲其妇子,知其生养;入其庐舍,知其居处。”
⒊ 安置;处置。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孟子 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引孟 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
《元史·食货志四》:“八年,令各路设济众院以居处之,於粮之外,復给以薪。”
蒲仙剧《父子恨》第七场:“可恨 杜国忠,心术不端,多方挑唆你要害我一家,此事你要如何居处?”
⒋ 指住所,住处。
引《后汉书·袁安传》:“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
《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 宋 庞元英 《谈薮》:“﹝ 长孙道生 ﹞虽为三公,而居处卑陋,出镇之后,子颇加修葺。”
清 唐甄 《潜书·两权》:“百金之贾,必有居处,以安妻子,固管籥,结邻里,无盗窃之虞,乃可以转贩于四方。”
鲁迅 《书信集·致翟永坤》:“我因居处不大,所以书籍稿件,无法布置,至于常易散失,实为困难。”
国语词典
居处 [jū chǔ]
⒈ 居住的地方。
例如:「我的居处就在附近,有空可以过来找我。」
近住宅
居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亩宫释义:《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篳门圭窬,篷户瓮牖。”后因以“一亩宫”称寒士的简陋居处。
- 2.
一夕三迁释义:一夜之间,几次迁徙。谓居处不宁。《左传·哀公八年》:“微虎 欲宵攻王舍,私属徒七百人三踊於幕庭,卒三百人,有若 与焉。及 稷门 之内,或谓 季孙 曰:‘不足以害 吴,而多杀国士,不如已也。’乃止之。吴子 闻之,一夕三迁。”
- 3.
一牀释义:⒈指一件卧具或坐具。《礼记·丧大记》:“设牀襢第,有枕含一牀,袭一牀,迁尸于堂又一牀,皆有枕席,君大夫士一也。”宋 陆游《北窗》诗:“玉麈消长日,风漪可一牀。”明 锺恮《初秋在圣修中孚斋中》诗:“新秋十日易为凉,风遍閒楼只一牀。”⒉古代税制。北齐 时,夫妇二人合称一床,每岁课垦租二石,义租五斗,调绢一匹,绵八两。未娶妻的男丁,课半床。隋 制亦以丁男夫妇为一床。参阅《通典·食货五》。⒊比喻地方狭小。亦指狭小之地。南朝 梁武帝《责贺琛勅》:“至於居处,不过一牀之地;雕饰之物,不入於宫,此亦人所共知。”唐 杜
- 4.
三内释义:皇帝的居处称大内。
- 5.
上清宫释义:⒈道教正一道著名道观之一。在 江西 贵溪县 上清镇。唐 代名 真仙观,宋 大中祥符 时改 上清观,政和 中改 上清正一宫,元 改 正一 万寿宫,清 改称 大上清宫,简称 上清宫。“上清”为道家所称的神仙居处,故其他道观亦多用“上清”命名者。《水浒传》第七二回:“李师师 道:‘其实不敢相留。来日驾幸 上清宫,必然不来。却请诸位到此,少叙三杯。’”⒉五代 前蜀 宫观名。《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五年,起 上清宫,塑 王子晋 像,尊以为 圣祖至道 玉宸皇帝,又塑 建 及 衍 像,侍立於其左右。”
- 6.
下席释义:⒈犹末座。 古人常以居下席表示谦敬。⒉离开席位,表示恭敬。⒊谓离开原来的居处,睡在守孝的草席上。⒋到讲席之下。
- 7.
东西南北人释义:指居处无定之人。
- 8.
东西南北客释义:指居处无定之人。
- 9.
东西南朔释义: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 10.
东郊释义:⒈西周 时,特指其东都 王城 以东的郊外。周 灭 商 后,迁 殷 民于此。《书·君陈》:“周公 既没,命 君陈 分正东郊 成周。”孔颖达 疏:“周公 迁 殷 顽民於 成周。顽民既迁,周公 亲自监之。周公 既没,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陈 代 周公 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 成周 之邑。”⒉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汉 班固《西都赋》:“东郊则有通沟大漕。”南朝 梁 沉约《宿东园》诗:“陈王 鬭鸡道,安仁 采樵路。东郊岂异昔,聊
- 11.
丹台释义:⒈道教指神仙的居处。《艺文类聚》卷七八引《真人周君传》:“子名在丹臺玉室之中,何忧不仙?”唐 白居易《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诗:“君看名在丹臺者,尽是人间修道人。”元 无名氏《翫江亭》第一折:“贫道德传於世,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登仙得道,名记丹臺,方得成道。”⒉指 吕洞宾 炼丹台。在今 杭州 北高峰 南。清 梁章鉅《浪迹丛谈·西湖纪游诗》:“更矜腰脚健,直躡 丹臺 巔。”⒊《史记·货殖列传》载,秦 时,蜀寡妇 清 守先人丹砂矿穴,擅其利而显富,秦始皇 许为贞妇而客遇之,为筑 女怀清台。后以“丹台”为寡
- 12.
丹霄释义:⒈谓绚丽的天空。汉 贾谊 诗:“青青云寒,上拂丹霄。”晋 庾阐《游仙诗》:“神岳竦丹霄,玉堂临雪岭。”唐 李白《门有车马客行》诗:“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康有为《泛海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诗:“万里烟波迴紫潮,五云宫闕耸丹霄。”⒉帝王居处;朝廷;京都。汉 荀悦《汉纪·成帝纪》:“故愿一登文石之阶,陟丹霄之途。”唐 韦应物《白沙亭逢吴叟歌》:“亲观文物蒙雨露,见我昔年侍丹霄。”宋 苏舜钦《依韵和王景章见寄》:“夫君自上丹霄去,莫忘云泉寄好音。”明 顾大典《青衫记·乐天蒙召》:“文章事业,风流才调,咫尺丹霄
- 13.
主敬释义:中国宋代理学家程颐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以敬作为修养方法,初见于《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和《周易·文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此处“敬”为谨慎的意思。
- 14.
丽春园释义:亦作“丽春院”。相传是名妓 苏卿 的住处。后来成为艺妓歌女的居处或妓院的通称。
- 15.
义方释义: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石碏 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晋 葛洪《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宋 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 云 始就义方,尚存乳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迂奶奶 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 16.
乖慵释义:疲惫懒散。 唐 白居易《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诗:“老子苦乖慵,希君数牵率。”宋 梅尧臣《日蚀》诗:“老鸦居处已自稳,三足鼎峙何乖慵。”
- 17.
九清释义:⒈道教语。犹九天。⒉指天庭。⒊指帝王居处。
- 18.
九重关释义:帝王居处。指朝廷。
- 19.
云屋释义:⒈高楼。 ⒉指汉成帝时的三云殿。⒊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 20.
云山释义:⒈云和山。⒉高耸入云之山。⒊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