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掩息 掩息的意思
yǎn

掩息

简体掩息
繁体
拼音yǎn xī
注音ㄧㄢˇ ㄒ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ǎn,(1) 遮蔽,遮盖。【组词】:掩护。掩体。掩饰。掩映。掩盖。掩蔽。掩埋。掩人耳目。瑕不掩瑜。藏瑕掩疵。(2) 关,合。【组词】:掩闭。掩门。掩卷。(3) 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组词】:掩了手。(4)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组词】:掩杀。掩击。掩袭。

xī,(1) 呼吸时进出的气。【组词】: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2) 停止,歇。【组词】: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3) 繁殖,滋生。【组词】:休养生息。滋息。(4) 音信。【组词】:消息。信息。(5) 儿女。【组词】:子息。(6) 利钱。【例句】:息率(lǜ)。利息。月息。

基本含义

掩饰、隐藏真相。

掩息的意思

掩息 [yǎn xī]

1. 受遮蔽而不彰明。

3. 止息;休息。

掩息 引证解释

⒈ 受遮蔽而不彰明。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

⒉ 止息;休息。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纔莠蔑闻,攘争掩息。”
元 袁桷 《昌上人游京师》诗之三:“掩息端如鸡抱子,爱闲屡见竹生孙。”


掩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吝简释义:遴柬。谓吝啬。《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元年》:“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徒设虚言,则厚德掩息,吝简布章,非所以示化劝后也。”胡三省 注:“吝,靳也。简,略也。”按,《汉书·高帝高后文功臣表序》作“遴柬”。颜师古 注:“晋灼 曰:‘柬,古简字。简,少也。言今难行封,则得继絶者少。’遴读与吝同。”王先谦 补注:“遴柬即吝嗇简略之谓。”
    • 2.
      掩息释义:⒈受遮蔽而不彰明。《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⒉止息;休息。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纔莠蔑闻,攘争掩息。”元 袁桷《昌上人游京师》诗之三:“掩息端如鸡抱子,爱闲屡见竹生孙。”
    • 3.
      虚亡释义:⒈无故而灭亡。 《管子·七臣七主》:“法令非虚乱也,国家非虚亡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胡亥 ﹞诛 斯、去疾,任用 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篤不虚亡。”张守节 正义:“言 胡亥 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篤,以至灭亡,岂其虚哉。”⒉虚无。《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圣朝怜閔,詔求其后,四方忻忻,靡不归心。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⒊指高空,太空。亦指太空之气。《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然后扬节而上浮,陵惊风,
    • 4.
      遴柬释义:⒈亦作“遴拣”。 亦作“遴简”。方言。犹艰难。章炳麟《新方言·释言》:“遴柬迭韵,犹连蹇耳。今 江 南 浙 西多谓遴柬,遴转如练。”⒉亦作“遴拣”。亦作“遴简”。《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许慎 云:‘遴,难行也。’柬,古简字也。简,少也。言今难行封,则得继絶者少。”后以“遴柬”谓挑选。唐 李德裕《赠右卫将军李安静制》:“近者,深戒有司,下令遴拣,惟尔苗裔,靡有孑遗。”《新唐书·魏玄同传》:“故当衰弊之乏,则

掩息(yan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掩息是什么意思 掩息读音 怎么读 掩息,拼音是yǎn xī,掩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掩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