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通济 通济的意思
tōng

通济

简体通济
繁体通濟
拼音tōng jì
注音ㄊㄨㄥ ㄐ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jì jǐ,(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基本含义

通达、畅通无阻

通济的意思

通济 [tōng jì]

1. 开朗豁达。

2. 融通调济。

4. 往来通达。

通济 引证解释

⒈ 开朗豁达。

《世说新语·任诞》“祖车骑 过 江 时”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逖(祖逖 )性通济,不拘小节,又宾从多是桀黠勇士, 逖 待之皆如子弟。”
《晋书·贺循传》:“前 蒸阳 令 郭訥 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

⒉ 融通调济。

《晋书·文苑传·王沉》:“痷婪者以博纳为通济,眂眂者以难入为凝清。”
《新唐书·李吉甫传》:“大历 时,权臣月奉至九千緡者,州刺史无大小皆千緡,宰相 常衮 始为裁限,至 李泌 量闲剧稍增之,使相通济。”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商贾贩卖……须今年索去年所卖,明年索今年所赊,然后计算得行,彼此通济。”

⒊ 往来通达。

宋 范仲淹 《论西京事宜札子》:“太平则居 东京 通济之地,以便天下;急难则居 西洛 险固之地,以守中原。”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又於 清苑 界开 徐河、鸡距河 五十里入 白河,由是 关南 之漕悉通济焉。”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宣大二镇漕河》:“又自 怀来 运米三十石,溯流而上,竟达 古淀桥,则河之通济甚便。”


通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介马释义:⒈给战马披甲。《左传·成公二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杜预 注:“介,甲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因令诸族置烽火,有急则举燧,介马以待。”明 包捷《过通济门》诗:“金城介马弃东游,軹道亭连故国秋。”⒉谓驰骋。钱基博《无锡光复志·军政篇》:“万有一不幸復蹉跌,北军益得席其战胜之威,长驱而东,介马 吴 越,祸诚不可言。”⒊披甲的战马。南朝 梁 沉约《饮马长城窟》诗:“介马渡龙堆,涂縈马屡廻。”宋 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闻介马数万骑驰过。”清 方文《赠杨总戎》诗:“介马东驰
    • 2.
      呼朋唤侣释义:呼唤伴侣。造句:鸟儿在空中翻飞雀跃,呼朋唤侣,好不快乐!相关文章:《云南的歌会》呼朋唤侣约会春天——中江县第十届通济赏花节剪影。
    • 3.
      坐粮厅释义:清 代户部仓场衙门特设的官署。驻 通州,掌管漕粮验收、水陆运输及 通济 库银出纳和 北运河 的疏濬工程。
    • 4.
      板城渚口释义:古代 黄河 中段的重要渡口。 故址在今 河南 荥阳县 汜水镇 东北。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河 水又东逕 板城 北,有津,谓之 板城渚口。”亦省称“板渚”。《隋书·炀帝纪上》:“﹝ 大业 元年﹞发 河 南诸郡男女百餘万,开 通济渠,自 西苑 引 穀 洛 水达於 河,自 板渚 引 河 通於 淮。”
    • 5.
      泛槎释义:亦作“泛槎”。亦作“泛查”。据 晋 张华《博物志》卷三载,相传天河通海,有居海渚者见每年八月海上有木筏来,因登木筏直达天河,见到 牛郎 织女。后因以“汎槎”指乘木筏登天。唐 李峤《同赋山居七夕》诗:“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唐 任希古《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搆天。”元 邓文原《题谢氏通济桥》诗:“泛查客去银河近,题柱人归玉垒高。”参见“犯斗”。
    • 6.
      通济释义:⒈开朗豁达。《世说新语·任诞》“祖车骑 过 江 时”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逖(祖逖)性通济,不拘小节,又宾从多是桀黠勇士,逖 待之皆如子弟。”《晋书·贺循传》:“前 蒸阳 令 郭訥 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⒉融通调济。《晋书·文苑传·王沉》:“痷婪者以博纳为通济,眂眂者以难入为凝清。”《新唐书·李吉甫传》:“大历 时,权臣月奉至九千緡者,州刺史无大小皆千緡,宰相 常衮 始为裁限,至 李泌 量闲剧稍增之,使相通济。”宋 苏轼《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商贾
    • 7.
      隋堤释义:隋炀帝 时沿 通济渠、邗沟 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杨柳,后人谓之 隋堤。
    • 8.
      隋堤柳释义:隋炀帝 时沿 通济渠、邗沟 河岸所植的柳树。
    • 9.
      风物释义:⒈风光景物。 晋 陶潜《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宋 张昇《离亭燕》词:“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瀟洒。”冰心《寄小读者》四:“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能不倾倒于 江 南之雅澹温柔。”⒉风俗物产。宋 梅尧臣《送俞尚寺丞知蕲春县》诗:“应见言风物,於今有贡虵。”瞿秋白《饿乡纪程》一:“想起 江 南的风物,究竟是地理上文化上得天赋较厚呵。”郭沫若《孔雀胆》附录《<孔雀胆>资料汇辑》:“不仅为我把 梁王 妃的名字,把 通济桥 的废址,通同考查了出来,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地方风物,使我的剧本得到分外的充实。

通济(tong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通济是什么意思 通济读音 怎么读 通济,拼音是tōng jì,通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通济造句子